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卞毓方:时间作为美的裁判

(2022-07-02 05:40:56)
标签:

时评

文化

杂谈


          卞毓方:时间作为美的裁判

 

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今人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但在唐代,诸家选本对其都未予以采纳;宋代,诸位选家对此诗亦未予以关注;有元一代,该诗仍寂寂无闻;直到明人李攀龙出场,才在《唐诗选》中破格将它收录。从此,《春江花月夜》拨云见日,名声日显,相继进入唐汝询的《唐诗解》、王夫之的《唐诗评选》、沈德潜的《唐诗别裁》等重磅选本。

人们证明费马猜想,花了3个多世纪;证明《春江花月夜》的美感,则花了上千年。

时间才是最伟大的裁判。

关于这首诗的命运,张若虚生前想象过吗?也许想过,也许没有,此事无关紧要,因为,作品能不能流传后世并被大众赏识,不是由他说了算。林徽因说得好:“我们的作品会不会长存下去,也就看它们会不会活在那一些我们从不认识人的心里……这种事情有它自己的定律,并不需要我们的关心。”

 



 

              摘自2022年第13期《读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桂涛:书之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