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秋雨:蟋蟀

(2020-02-12 15:46:57)
标签:

时评

文化

杂谈


余秋雨:蟋蟀

一次小小的地震,把两个蟋蟀罐摔落在地,破了。几只蟋蟀惊慌失措地逃到草地上。

草地那么大,野草那么高,食物那么多,这该是多么自由的天地啊。但是,它们从小就是为了“斗蟋蟀”才被抓进罐子里的;年年斗,月月斗,除了斗,它们已经不知道为什么爬行,为什么进食,为什么活着。

于是,逃脱的惊慌和喜悦很快就过去了,它们耐不住不再争斗的生活,都在苦苦地互相寻找。听到远处有响声,它们一阵兴奋;闻到近处有气味,它们屏息静候;看到茅草在颤动,它们缩身备跳;发现地上有爪痕,它们步步追踪……终于,它们先后发现了同类,找到了对手,开辟了战场。

像在蟋蟀罐里一样,每次争斗各有胜败。这方的胜者丢下气息奄奄的败者,去寻找另一场的胜者——没有多少时日,逃出来的蟋蟀已全部死而后已。

它们的生命,结束得比在蟋蟀罐里还早。因为那罐子既可以汇聚对手,也可以分隔对手,而在外边的自由天地里,不再有分隔。还有,那枚软软的长草,既可以逗引双方斗志,也可以拨开殊死肉搏,而在这野外的茅草丛里,所有的长草都在看热闹。世上所有蹦跳扑斗的活泼生命,并不都是自由的象征。多数,还在无形中过着罐中日月、厮咬生平。



 

           摘自2019年第22期《读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言论201818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