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青年教师:青年教师说课及点评
(2020-12-23 15:15:36)分类: 培养青年教师 |
公开课《9加几》说课稿
各位同事,领导: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例题一“九加几”,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它是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为以后学生学习其他进位加法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并掌握“凑十法”,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凑十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难点是用“凑十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多次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法、动手实践法,讲授法同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
先带大家复习数的分与合和十加几。出课题9+几
我首先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出示课件一主题图)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小明问:“一共多少盒?”这样,直接引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观察为运动员准备的盒装饮料,激起学生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意识。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共多少盒”的问题。总结方法:
(1)依次一个一个的数1、2、3、4、……12、13;
(2)先数箱子里的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
(3)9和4合起来是13
(4)先拿一盒放进箱子里,补足十,再想“10+3=13”
此时我引导学生将第四种思维方法写一写并与其他三种方法比较你喜欢哪一种。此时,我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将第四种方法写出来,从而引导孩子利用凑十法。
第二个步骤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利用练习将9加几的问题搬到黑板,大家通过拼一拼,组一组强化凑十法的过程
第三个步骤是归纳算法,巩固记忆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活动,活动是智力的源泉,在引导学生归结“凑十法”算理时,我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9+3,左边摆9根,右边摆3根;再让学生回忆几加几凑成十,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移动小棒,根据学生的思路,填写思维图。
3、尝试练习、巩固提高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我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一个蚂蚁搬家的游戏。让学生计算出9加几的算式后,再观察得数特点,发现规律,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发现和的个位上的数都比第二个加数少1,那我继续追问,这个1到哪去了?学生很自然的想到1和9凑成10了,从而对“凑十法”进一步加深了印象。
这一环节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反思:一年级学生比较好动,应该更多些机会让他们来说,引导他们去发现9加几的规律。最后的应该再回到导入中数的分成,为什么那些数字都是分成1和几。再次总结强化下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点紧张,最后一个课外练习题,楼房层数数字有误。计算酸奶总盒数的三种方法应该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出最简单的方法:凑十法。本节课有不少的不足之处,欢迎各位多多提出意见和建议。麻烦各位听课老师写下评课记录,并在群里交流。再次谢谢各位!!
说课人:郑小姣
2020年12月18日
点评:
1.本节课设计合理,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此节课的重难点是运用凑十法进行计算,老师目标把握准确。在新授前对数的分成进行了复习,并引导学生将数分成1和几,这为后续凑十法的教学进行了一个铺垫。在教学新课时老师先是出示一张场景图,让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学生很快在图中发现了酸奶,那酸奶有多少瓶呢?这一过程即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比老师简单出示9+4=?效果要好。由于在新课前对数的分成进行了复习,师生在共同探究9+4等于几的计算方法后,不难得出凑十法计算最为简便。
2.在进行凑十法的教学时,老师通过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即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使孩子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氛围较浓厚,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如数一数的方法,从头数,接着数的方法,强调了凑十法的方法:见九想一。
4.通过游戏的方法对今天学习的知识加以巩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拓展练习有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有对思维能力的培养,题型设计新颖,层次分明。
改进:在摆小棒讨论的环节,把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自己说出讨论结果,允许学生自己说出各种计算方法,最后比较出凑十法最方便,这样做课堂效果更好。
另:一年级孩子的自我管控能力较差,讲授新课时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接受情况,提醒孩子注意听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