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单克隆抗体的优势有哪些?
(2017-01-05 10:06:02)
标签:
大鼠单克隆抗体抗体制备 |
分类: 科研笔记 |
在生物医药研究、诊断学和治疗学领域,单克隆抗体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目前世界上商品化的单抗有数万种左右,这些抗体在生物医学的科研和临床中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自从KohlerMilstein
等首次发现了分泌单抗的杂交瘤小鼠模型Balb/c - SP2/0以后,科研人员又发展了另一个大鼠模型Lou/c
–IgK1b(简称OKA)。该大鼠模型最早于1988年从比利时引至中国医科院实验动物研究所,但后来由于动物保种工作的失误,目前国内已没有Lou/c大鼠。大鼠与小鼠模型相比,大鼠单克隆抗体具有以下优势:
(1)大鼠与小鼠抗体的组成成分不同,对于小鼠异种抗原能使用大鼠单抗进行研究,但不能用小鼠单抗。即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用于小鼠模式生物的研究。由于小鼠基因结构、个体发生和发育过程、组织细胞结构和功能与人类相近,小鼠在了解功能基因、疾病基因以及在整体生物水平上研究复杂的生命现象和未知基因的功能方面已经成为重要的模式生物,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小鼠模型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多。国家科技部在“十一五”期间将《人类重大疾病小鼠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专项,以推进我国在重大疾病研究和创新药物的开发研究。从世界范围看,现在使用小鼠模型的实验室很多,而可用于小鼠模型研究的工具抗体却十分有限,缺乏针对小鼠的单抗给研究造成了很大困难。可以预见大鼠单抗在这一领域的需求将快速增长,潜在的市场达数十亿美元。
(2)其次,大鼠单抗在细胞上清中的产量比小鼠单抗高,一般大鼠的细胞上清可达70-120ug/ml,而小鼠单抗只有20-70ug/ml。由于从腹水中提纯抗体含有动物自身免疫球蛋白的污染,无法满足一些要求高的实验,而且制备腹水给动物造成很大痛苦,从动物保护和福利角度考虑,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已经禁止通过腹水大量生产单抗。因此利用细胞上清提纯抗体将成为大势所趋,从而大鼠单抗高产量的优点显得特别突出。即使是国内仍然普遍采用腹水生产单抗,大鼠腹水的产量(一般30-40ml,最高50ml)也比小鼠的(一般7-9ml,最多15ml)要高得多。
(3)独特的大鼠免疫球蛋白生化及生物学特性,大鼠抗体能固定人或兔的补体,因此,人类K细胞能用IgA2b抗体杀死其靶细胞。
(4)大鼠十倍于小鼠,但二者均有3周的妊娠期且在同样的年龄成熟,大鼠平均每窝产仔7.67只,而BALBPc
小鼠平均每窝仅5.2只。
(5)大鼠单抗可以像小鼠单抗一样用于实验室研究、临床诊断、抗体芯片等,还可以经人源化发展成为治疗性抗体药物,因此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小鼠单抗。
前一篇:蛋白表达、分离、纯化实验
后一篇:如何进行抗体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