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018-04-06 19:39:00)
标签:

教育

文化

古人云:“师逸而功倍。”意思是,老师只有注重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今世界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世界,发展离不开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而今天的学生是明日的创造者,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也是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趋势。那么,教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创新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标志。学生由于知识面较为狭窄,容易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一种强烈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越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好奇心和探究心越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也认为:“坚持一个人无论怎样也不过分的事情,就是在教育中应尽量鼓励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有利条件,并进行积极有效的保护。

一、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看法

没有想象的童年是可怕的,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今天,作为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看法。要允许和鼓励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想法,千万不要因学生的答案不符合教材、教参或自己的“套路”而加以否定,要耐心倾听他们的不同见解,让学生有所创见、有所发现。

二、 教师本身必须有创造力

教师一要有高度的工作热情。缺乏了它,教师只会应付差事,无所事事。二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三要并顽强的意志力。创造活动要求创造者必须具有坚忍不拔、百折不饶的意志,这一点对于教师来说同样重要。

马卡连柯曾深有体会地告诉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我们有权利拒绝创造吗?不能够,我们绝对不能拒绝教育工作中的创造性。倘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教师的创造性主要受自身素质——知识、经验、智力、个性、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是完成教育宏伟大业的保证。

三、 激发学生奇特的想象

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认为,想象的品质与能力在创造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思想活跃的人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比如,18世纪德国科学家郎白尔,在当时天文仪器还相当落后的情况下,凭借他丰富的知识以及超人的智慧和想象力,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是由无数个等级不同的体系所构成的。200多年来,天文学的发展证实了郎白尔的远见卓识,也证明了他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可以说,想象力是创造力的重要基础,想象力能推动人类认识的提高和知识的进步,可以帮助人们在头脑中“见到”无法直接观察的事物和现象。所以人们应通过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增加记忆储备,培养想象力。教师可为学生营造一个人文情景,引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当然,我们教师应认识到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倍加关注爱幻想,爱标新立异,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充分挖掘其“异想天开”的合理因素,发挥其创新潜能。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老师们应该怎么做呢?

四、 保持学生可贵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创新的基本心理品质。学生最富于好奇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葆童心,他们即使已是白发苍苍,却仍能以兴趣盎然的内心去注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想成才的人,都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每天都要用最敏锐的眼光,去观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的世界,渴望新知,对什么事情都能保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就是具有浓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比如,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爱迪生也是从小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当他发现鸡在窝里孵出小鸡,便好奇地蹲到鸡窝里,看自己能否将鸡蛋孵出小鸡。众多发明家的故事说明,具有好奇心才能发现创造的目标。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鼓励他们突破陈规陋习,摆脱原有的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对头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重组,从而产生创造的新发现、新设想,以培养创新能力。教师更应该充分相信学生,最大限度为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