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标签:
军事历史情感文化杂谈 |
分类: 广西科学、教育、卫生人物 |
1986.9~1990.9在广西大学物理系就读物理学本科毕业。
1990.9~1996.7在广西南宁市横县糖厂任教师。
1996.9~1999.7在广西大学商学院就读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毕业。
其间:1998.6~1999.6在中国工商银行南宁支行实习,主要从事信贷风险评估。
1999.9~2003.6在美国旧金山大西洋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助理,主要从事投资银行业务。
2003.9~2008.7 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就读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毕业。
期间:
①2006年10月至2009年12月在上海市翰基方迪投资咨询有限公司(HEDGEFUNDER INVESTMENT
CO.,LTD)投资部任经理,作为结构性期货产品一般投资人,该公司是专注于期货投资的私募基金。并与银行、券商及信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ƒ
2008.11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工作,师从潘家华老师。主要从事低碳经济学、新能源经济学、市场经济学等理论经济学的研究。
期间:
①2010年7月5日应邀参加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在中国北京联合举办的2010年度中国“衍生品与实体经济”为主题的基金经济论坛。并发表会务文章《台湾股指期货的实证分析和经验借鉴》
③2010年5-9月参加中国社科院编的《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蓝皮书》 之“中国城市低碳发展的能源支撑体系”一章的主笔编写。
④2010年9月参与美国能源基金会的《中国低碳发展的融资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的编写之一。
⑤2010年1月至今在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产业扶贫委员会及全球低碳研究中心任研究员。主要从事企业信贷及碳金融研究
⑥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在贵阳市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办公室挂职,任循环办主任助理。
本人领导组织工作能力强,知识面广,善于学习,并经常在经济类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对当前社会经济的认识学术论(著)文:
1、《求索》2004年第11期《论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关系及我国的实践》。
2、《求索》2004年第12期《我国垄断行业的改革思考》。
3、《求是》(红旗文稿)2005年第5期《推进农业产业化要实现三个创新》。
4、《光明日报》2008年1月26日第7版理论版《简谈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5、《学术论坛》2008年第1期《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股份制》。
6、《学术论坛》2009年第11期《基于金融衍生工具的金融海啸膨胀机制研究》。
7、《开放导报》2009年第五期《从低碳经济角度审视中国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
8、《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六期《燃料乙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9、《学术论坛》2010年第二期《区域生态环璋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10、《鄱阳湖学刊》2010年第六期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分析》。
11、《学术论坛》2010年第十二期《论选择权式国债操作策略》。
12、《开放导报》2010年第五期《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中国能源结构分析》。
13、《开放导报》2011年第壹期《建设低碳社会背景下城市住宅节能研究》。
14、2011年1月在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独自撰写的理论专著《中国节约型经济的一般理论与实现途径研究》一书。
15.《贵阳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政府)(合著);
16.《贵阳市循环经济实施条例(草案)》(合著);
17.《贵阳市“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报告》独著 (书) ;
18.《贵阳低碳社区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独著 (书) ;
19.《贵阳市低碳发展现状评估报告》独著(论文);
20.《贵州正走向低碳经济发展的大步伐》独著(论文);
21.《低碳企业融资机制与途径研究》独著(论文);
22.《碳金融发展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基于ENVISAGE模型》独著(论文);
23.《危机背景下中国流动性问题研究——基于虚拟经济视角》独著(论文);
24.《金融危机救助政策研究》独著(论文);
25.《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两化” 推进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独著(论文);
26、《“两化”战略为抓手 促进经济又快又好、更快更好地发展》独著(论文);
27、2011年8月《贵州省宏观金融风险研究——基于Merton模型》独著(论文);
28、
2011年8月《贵州省低碳智慧化进程中的能源基础研究》独著(论文);
29、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中国生物质能的经济与环境评价》独著(理论专著)。
30、2011年9月《贵阳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总体实施方案》(合著)。
参加学术团体及任职情况
2006年10月至2009年12月,在上海市翰基方迪投资咨询有限公司(HEDGEFUNDER INVESTMENT
CO.,LTD)投资部任经理,作为结构性期货产品一般投资人,该公司是专注于期货投资的私募基金研究。并与银行、券商及信托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合作关系;
2008年9月至2009年10月,在中国非粮生物质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聘任高级研究员。主要从事研究生物质能源经济学;2010年1月至今,在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产业扶贫委员会,主要从事企业信贷研究;
2010年1月至今,在全球低碳研究中心任研究员。主要从事低碳经济研究及碳金融研究;
2010年7月5日,应邀参加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在中国北京联合举办的2010年度中国“衍生品与实体经济”为主题的基金经济论坛。并发表会务文章《台湾股指期货的实证分析和经验借鉴》;
2010年1月至8月,应参广东银行北京分行的《绿色信贷机制的经济与环境评价》课题的编写之一;
2010年5月至9月,参加中国社科院编的《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蓝皮书》 之“中国城市低碳发展的能源支撑体系”一章的主笔编写;
2010年9月,参与美国能源基金会的《中国低碳发展的融资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的编写之一。
2011年6月,参加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东盟低碳慧谷(南宁)论坛”研讨会,发表会议文章《东盟低碳慧谷的现有设施基础与得天独厚优势》。
2011年7月15--17日,参加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的全国低碳发展现场交流研讨会。
2011年8月,参加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省社科院承办“工业强省战略理论”研讨会,发表会议文章《贵州省低碳智慧化进程中的能源基础研究》。
后一篇:蒋应时:广西自治区科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