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山(1977
一),男, 广西桂林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
环境生物与生态毒理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部 副研究员。
姓名:朱小山
职称: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所属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个人简历】
1996.09
– 2000.07 中南林学院(林业部直属)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毕业;
2000.09
– 2003.07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直属)海洋环境生物学硕士毕业;
2004.09 –
2007.07 南开大学(教育部直属)生态毒理学博士毕业;
2013.09 – 2014.08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cripps海洋所
访问学者
2013.01 – 至今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部
副研究员
2009.04 – 2012.12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讲师
2007.10 – 2009.05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系/生物设计研究所(Department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The
Biodesign Institute,Arizona State
University,Tempe,AZ,USA)
博士后
2003.07 –
2004.09 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
工程师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
1.
海洋环境科学:海洋污染生态学/富营养化;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监测;生态修复;
2.
生态毒理学:新型化学物质(如人工纳米材料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的生物效应与安全评价,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积累以及在食物链上的传递。
主持或参与的重大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573094
).
2016/01—2019/12. 主持
2. 深圳市知识创新计划基础研究学科布局项目“海湾生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机理”(编号:
JCYJ20150529164918736).
2015/10—2018/10. 参加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73089).
2014/01—2017/12. 主持
4.
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典型滨海湿地修复效果评估与功能保育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编号:201305021).
2013/01—2016/12.核心人员
5.
科技部973前期研究专项项目“微生物对南大洋藻华爆发的影响及内在调控机制”。2012/09—2014/09.
核心人员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典型人工纳米材料与现有海洋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及其机理”(项目批准号:21107058).
2012/01—2014/12. 主持
7.
美国环保署(EPA)项目“Methodology
Development for Manufactured Nanomaterial Bioaccumulation Test”
(Grant # RD83332701). 参加人员.
8.
“十五”863课题
“快速监测海水有机磷农药的生物传感器研制”(编号:2001AA635130),
参加成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