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桂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

标签:
军事历史文化娱乐杂谈 |
分类: 广西籍博士生导师 |
目前是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总体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学术带头人之一和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之一。
2012年5月入选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 廖桂生
- 中国
- 汉族
- 1963年6月
- 男
1、自适应信号处理;
2、阵列信号处理;
3、信号检测与估计;
4、智能天线信号处理技术;
主要学术兼职: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专项“高分辨对地观测系统”专家组成员、《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电波科学学报》、《数据采集与处理》编委、中国电子学会遥感遥测遥控分会委员、陕西省电子学会理事、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
廖桂生教授在国内率先研究了分布式卫星新体制雷达的阵列信号处理理论,提出了超大稀疏柔性阵列自校正方法和动目标检测算法;提出了导向约束的多通道联合像素矢量方法、空时距离联合处理方法、自适应通道均衡方法;提出了基于窄带多普勒滤波器组分割杂波谱的降维STAP理论和方法,在世界上第一本STAP专著中获得大量引用和好评;提出了稳健、快速阵列信号处理方法。
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防973项课题、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防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1项重点项目)、背景预研等20余项国家级重要科研任务。十余项成果已获应用,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提升了雷达探测和测控系统的测控与抗干扰能力,为国家启动某航天领域
“十一五”背景预研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具体如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60825104)“发射多孔径多波形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研究”,0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0736009)“高速平台动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08~1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2010CB731903)“多通道稀疏微波成像信号处理方法研究”,10-14
预研课题“××GMTI数据处理技术”, 07~10
预研课题“××AMTI系统关键技术”,07~10
还在“SAR-GMTI信号处理”、“BDF技术”、“智能天线技术”、“导航抗干扰技术”等方面开展横向合作。
研究成果突出,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1998年获陕西省青年科技奖,先后发表SCI/EI检索的刊物论文130余篇(SCI 27篇、EI
112篇)。目前多项发明专利申请已被受理,其中4项已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