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送教石南中学的课例:“并列式主体构思让作文结构美起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22-03-26 17:12:03)
分类: 示范引领

“并列式主体构思让作文结构美起来”教学设计

桐城市吕亭初级中学 陈社教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2、教给学生用“并列式构思”法快速进行考场作文的主体构思。

    3、引导学生重视动笔前的认真审题拟题与整体构思。

4、让学生认识到最后阶段,作文备考依然大有作为。

教学重难点

提升立意、快速构思、精选素材。

教学方式】启发式讲授  、讨论法  、 谈话法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出课题

师:“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同学们!中考在即,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那么在这最后阶段我们如何让作文获取高分呢?我们应当追求多个一点(屏显):

立意“新”一点、选材“鲜”一点、构思“巧”一点、感情“真”一点、语言“美”一点。

有一则外国幽默,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而这个警察颇能谈出点门道来。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开头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其实,那位外国警察谈的作报告的诀窍也一样适用于写文章,

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而中间部分,要有条有理,结构清晰。

这节课我们要力争学会构思巧一点!

屏显课题:

并列式主体构思——让作文结构美起来

二、欣赏例文,提高认识。

1、欣赏例文,思考:这几篇文章在结构层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回答预设(屏显):

板块清晰,层次分明。

2、说一说:你认为并列式结构的文章有什么优点?

学生发言、归纳展示(屏显):

1)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2)有利于从多方面突出文章中心。

   3)构思巧妙、新颖、让人耳目一新。

   4)便于行文中不断点题,一路行文一路点。

3、读一读,齐读四篇例文的小标题或各层首句。

学生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写主体并列式结构的文章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展示(屏显):

1)围绕中心,确立各层内容,内容力求新颖。

2)层与层之间内容要相对独立,不能互相交叉、重复。

3)开篇总起,引出各层 ;结章呼应,串联各层。

4)层数适当(一般3-4层为宜)

5)要有发散性思维的参与,从多方面突出文章中心。

6)层与层之间要有层次安排: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

7)并列式结构形式多样:a.打造中心句构成排比段;b.列小标题;c.日记体;d.特写镜头式;e、戏剧场景式;f、主打段加点示段等等。   

三、实战演练,提升能力

(屏显):以《生活因__而精彩》为题作文。

(一)、一度发散、精心拟题

(师生共同活动: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出示范例)

师:采用并列式构思法,需要发散思维的参与,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说:“发散思维就是抱着题目四面八方的想。”对于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很关键的一步,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发散思维,想想空白处可以填的词语。尽量新颖点,做到有别于其他人。

(学生用心思考、积极发言)

预设:体育、音乐、书法、文学、摄影、电视、电脑、理想、追求、奋斗、挑战、执着、宽容、奉献、对手、乐观、挫折……  

师:拟题时,一定要想到有别于其他人的词语,这样才会新颖独特。如这个题目的空白处,可以填“对手”“挫折”“磨难”等。此外还要注意筛选出自己熟悉的、有话可说的、想写亦能写内容,尤其注意要在众多可写的材料中挑出凸显个性的东西来写。

(二)、二度发散、构思主体

1、范例引路

师:确定题目只是写作构思的第一步,这时的题目对于我们来说还只是一个大的笼统的概念,因此下面就要思考如何列出提纲展开主体部分。下面老师出示一些范例,希望能引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示例(屏显):生活因语文而精彩

  ( 1) 阅读的作品从内容上说,可以包括人、景、情、理四个方面。

开头点题(略)

语文有数不尽的风流人物。

主体构思语文有看不尽的绝世美景。

语文有道不尽的人间真情。

结尾收束(略)

2)阅读的作品从体裁上分,常见的有诗词、小说、散文等。

开头点题(略)

语文是一首精巧的诗作,华丽的词语吸引着我。

语文是一部恢弘的著作,深刻的思想启迪着我。

语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纯真的感情荡涤着我。

结尾收束(略)

3)从阅读的影响上来分。

开头点题(略)

语文让我明白时间的珍贵。

语文让我懂得活着的意义。

语文让我学会做人的道理。

结尾收束(略)

师:当然,每一组都可能有着更为丰富的分类,但鉴于中考作文的篇幅限制,我们一般只选取三项最恰当的就可以了。

下面,请同学们尝试练习,对其他的题目(理想、追求、奋斗、挑战、执着、宽容、奉献、对手、乐观、挫折)也进行发散性构思。注意:构思时主体各段之间是并列关系,内容要相对独立,而不能互相交叉。

2.学生构思主体、列出提纲——先拟题,后写首句或小标题

预设一:生活因挫折而精彩                预设二:生活因挫折而精彩

        挫折是风。……                          小时候,挫折是客厅里爬上那张大大的沙发。

        挫折是雨。……                          上小学了,挫折是翻越家里背后那座巍峨的大山。

        挫折是烈日。……                        如今、挫折是战胜学习中一次次的困难。

3)学生交流发言、师生点评。

(三)、三度发散、精选素材

1、范例引路

师:作文的框架搭好了,具体内容的选择同样离不开发散性思维。下面我们仍以“生活因语文而精彩”为例,来进行发散训练。

示例(屏显):

生活因语文而精彩

(1) 语文有数不尽的风流人物,精彩人物灿若星汉:这里有“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文章大家;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帝王将相;有“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学界泰斗……

(2) 语文有看不尽的绝世美景,绮丽景色气象万千:故宫博物院的皇家威严,苏州园林的温婉秀美,桂林山水的神奇秀丽,洞庭湖的辽阔浩渺,世外桃源的祥和静谧,三峡四季的美妙美伦……

(3) 语文有道不尽的人间真情,情感丰富、淋漓尽致:这里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也有床前明月的故乡情,还有游子羁旅的离别苦。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

师:不难看出,立足任意一点,运用发散思维都可以产生丰富的联想,下面我们再换个角度继续发散。

2)语文让我明白时间的珍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语文让我懂得活着的意义:《邓稼先》《人生的信念》伟大的悲剧传达了为理想而奋斗的崇高,《过零丁洋》《别云间》《梅岭三章》表达了舍生取义的抉择……

语文让我学会做人的道理:《谈生命》让我明白了生命有始有终,周而复始,路途中有平坦也有坎坷;读《杨修之死》知道恃才放旷是做人的大忌;读《珍珠鸟》明白信赖产生和谐;读《人生寓言》明白贪得无厌是不幸的根源……

师:教材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我们同学要注意打通阅读与写作的关节,丰富的素材就会纷至沓来,思路也就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同样,如果我们拟题为“生活因拼搏而精彩”、“生活因挫折而精彩”,也可以立足一点,运用发散思维,在生活的海洋里寻找到材料,生活更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只要用心去发现:一个生动的场景,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精彩的瞬间,一个善意的微笑,都会激起我们心灵的涟漪,成为写作的材料。

2.学生依据提纲、精选素材。

3.学生交流发言、师生点评。

四、教师小结:

“学而有法,学无定法。”这意味着写文章要不断总结经验技巧,但也不能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形式。同学们在考场上面对一道作文题目,首先要看能否用上“并列式构思法”,如果能,那么就要有思维的发散,眼界就开阔了,思路就会柳岸花明。让“发散思维”和“并列式构思法”为你们的写作助一臂之力。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不是所有文题都适合用“并列式构思法”的。

掌握了这种构思方式,再加上新颖的立意、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大家就一定能冲刺中考高分。

中考在即,愿同学们能充满信心地迎接中考,绽放人生精彩。

五、布置作业:

下节课,我们就针对这道作文题目,按“并列式构思法”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六、展示佳作,感悟作文真谛(略)

参考文献:

[1] 路桂荣 例谈板块式作文构思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 2013.5:61-62

教学反思:

由于时间紧迫,学生在考场上面对作文题目时,往往不易打开思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本次送教下乡,旨在助力学生的中考作文,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发散思维,养成认真审题拟题、快速构思、精选素材的习惯。

一篇优秀作品之所以流传久远,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挖掘有深度,超越了芸芸众生的认知;思维有广度,展示了作者丰富的积累;思想有高度,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考,给人以启迪。这样的写作境界与作者的苦心构思密不可分,而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构思过程离不开批判性思维的渗透。

这节课首先让学生认识主体部分并列式构思的优点和注意事项,然后主体部分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一度发散、精心拟题;二度发散、构思主体;三度发散、精选素材。指导时以

以《生活因__而精彩》半命题作文为题先让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精心拟题,然后以以《生活因语文而精彩》进行主体部分的构思、选材,引导学生打通阅读与写作的关节,丰富的素材就会纷至沓来,作文教学也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初中生由于生活视野狭窄,阅读是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一个重要载体,阅读积累的广度和深度展示了学生精神成长的质量,因此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展示丰富的阅读积累,再加上用心进行并列式构思,而这个过程离不开发散思维的助力。

总之,并列式式主体构思开口小、方法新、结构美,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