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转载博文 |
《驿路梨花》点评和设计
辛锋
今天听了同事的《驿路梨花》,采用的是板块式设计。主要采用了三个活动:活动一课文概说。男生请以“我”和老余的所见所感为线索,复述小说内容。女生请以小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复述小说。活动二品读梨花。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找出来分析解释并说说对全篇的作用。要求:圈点勾画跳读课文。活动三写法欣赏。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悬,一波三折。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小结悬念和误会。
教学点评:1.有意识地采用了板块思路,教学思路清晰,教师语言精练。2.活动一复述的设计难度有点大,应给予学生必要的方法点释、例子和抓手。学生甲在课堂上的复述对多数学生来说是无效的活动。
教学建议:1.备课时的单元意识要强,选点意识要强,本篇小说最独特的地方就是悬念的设置。这个教学选点要精准。2.板块式设计的最大忌讳是各个板块孤立,板块和板块之间缺少过渡和内线贯穿。
教学创新设计:
活动一略读课文,提取主要信息(人物、事件)。
话题:课文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写到了五组人物,他们分别和小茅屋有什么故事。
例,“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借宿小茅屋。
方法:用动词把人物和小茅屋的故事连贯起来。
设计意图紧扣单元重点学习略读。观其大略,获取有效信息。
活动二概说课文,理清写作的顺序。
话题:概说课文的故事。
要求:1.按照文中人物的出场顺序概述茅屋的故事。2.按照茅屋的建造发现过程概述茅屋的故事。
小结;这两种概说的区别在与写作的顺序,课文的概括主要运用了插叙。结合有关短路分析插叙的作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述能力,学习插叙的作用。
爱建证券教实战技术
广告
关注公众号
活动三品析语言作品魅力。
话题:从悬念误会、一线串珠等手法角度赏析
1.悬念。
本文写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悬念的运用。请你结合课文的内容找出文章四处悬念,并进行分析。
知识卡片
悬念是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它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前有"设悬",后必有"释悬"。通俗地说,它是故事发展中间只亮开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例,第八自然段,发现茅屋,巧设悬念。
第十二段,猜测主人,突出悬念
第十三段,误认主人,加深悬念。
确定主人,揭开悬念。
2. 一线串珠。
所谓“一线串珠法”就是围绕一个观点、一个主旨、一个话题,选择一个个典型的材料多角度、多方面展开描写记叙,以鲜明的观点突现主旨、丰富话题的一种作文技法。本文在构思上就用“梨花”这根线把课文贯穿起来。
学生活动。画出课文中有关梨花的语句,并进行分析。
例“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这是自然界的梨花。渲染我们发现梨花的喜悦心情。
小结。梨花的作用、题目的含义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鉴赏运用能力,学以致用。
归纳结课:略读提取信息、概说理清顺序、品析感悟手法是一种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供稿:辛峰
编辑:许杨
审核:周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