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文学社活动多样性促进高中生文学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 项目论证

(2017-02-09 13:22:09)
标签: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玉
项目论证" />

“以文学社活动多样性促进高中生文学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 项目论证

原创 2017-01-15 陆丰启恩郑旺吉 吉哥语文天地

“以文学社活动多样性促进高中生文学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项目论证

广东省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 郑旺吉

说明:本项目系广东省2017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强师工程)立项课题

一、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应用价值、学术价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同时要求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文学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高中学校除了在语文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之外,还应通过文学社团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文学素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注重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倡导学生主动发展。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自我实现需求”欲望也逐渐增强。随着文学作品阅读量的增长,高中生对文学的兴趣和追求不断增强,高中学校必须抓住这个契机,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理念为指引,以文学社活动为载体,努力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发展。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以文学社活动多样性促进高中生文学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期望通过研究,寻求高中学校文学社活动的多样性,并以此为实施途径,探求促进高中生文学素养发展的策略。

近年来,全国各地针对“校园文学” 开展的课题研究较多,但对文学社活动多样性促进高中生文学素养发展的研究却很少;即使有研究,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也未成体系,致使相当多文学社团活动的随意性很大,针对性不强,对促进学生文学素养效果也不太明显。本课题的研究将从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实践,构建新形势下以文学社活动多样性促进高中生文学素养发展的理论体系,为各地文学社活动提供较为成熟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纠正文学社活动的盲目性和迷茫性,为各地校园文化的繁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出贡献。

二、本项目的研究现状

近十年来以中学文学社活动为研究对象的课题研究,成果比较明显的是以下几项:

2006年至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校园文学研究专家王世龙和浙江温州大学人文学院语文教学研究专家彭小明等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 在全国率先以“校园文学研究”为对象列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该课题探讨了校园文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校园文学教育理论体系,探究了一条适应“新课改”的语文教学之路。

2009年至2012年开展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初中文学社团运行模式的实践研究”,通过对系统的文献研究和现状研究探索了文学社团的一般运行规律,为初中文学社团的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实践研究探索了适合于初中文学社团发展的运行模式,使初中文学社团的运行在常态和科学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2013年至2016年,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组织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基于生本的初中文学社团建设研究”,立足于生本,开发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实现了文学社团活动的校本化,初步建立了适合初中文学社团建设的实践和理论体系,建立了贴近学校实际的文学社团活动自主管理与评估体系。

纵观以上对中学文学社团的课题研究,成果集中于“中学文学社团活动特性与基本内容”“中学文学社团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中学文学社团对素质教育及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中学文学社团的推进策略”等几个方面,还未有涉及“以文学社活动多样性促进高中生文学素养发展”方面的研究。

三、本项目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拟达到的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框架是:从地区实际和学校实际出发,以校际合作和区域联动的方式,以文学社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各类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文学社活动,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以自主发展。本课题着重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文学社活动为载体和主渠道的高中生文学素养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消除由单一的纸质校刊(校报)刊发为活动方式造成的不足,使学生文学素养的发展迈上新台阶。本课题以“高中学校文学社团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高中学生文学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 “高中学校文学社活动多样性与学生文学素养发展关系研究”为研究内容。

本项目拟达到的目标是:打破传统文学社刊发纸质校刊(校报)的活动单一局限性,拓宽文学社活动空间,扩展文学社活动内容,把文学社团活动多样性作为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载体与途径,培养更多的校园文学青年,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繁荣学校的校园文化。课题实施第一年度,努力加强文学社活动的校际合作与区域联动;第二年度,运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努力促进文学社活动的线上交流与互动;第三年度,总结提炼经验,形成理论体系。

四、拟突破的重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主要创新之处

本课题拟突破的重点是:面对教育现代化技术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如何在欠发达地区运用QQ、微信、微博、博客、校园网等现代化网络平台拓展文学社活动空间,扩展文学社线上和线下互动交流的平台,如何通过文学社活动多样性促进学生文学素养发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学生阅读、写作逐渐功利化的严峻形势下,如何激发学生的文学热情与创作欲望,如何发动更多学生投入文学社活动,文学社活动如何以文学鉴赏和文学创作为主。

本课题在语文学科 “人文性”课程性质的指引下,紧密结合我校“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在合格达标的基础上支持冒尖,在规范和谐的氛围中发展个性”的办学理念,试图探索通过扩大文学社的活动内容、拓宽文学社的活动空间来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逐步提高和自主发展。将语文学科课程性质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契合,通过文学社活动多样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价值所在,主要创新之处。

五、本项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研究计划

本项目将采用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文献资料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为辅助方法,研究、分析“以文学社活动多样性促进高中生文学素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将着眼点放在问题的解决研究上。(1)文献资料研究法: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各类文献资料,并进行充分检索、分析和利用。(2)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和访问调查表,了解研究前的现状和过程中的动态分析。(3)行动研究法:研究工作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以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拟定计划、实施行动方案、及时反思调整等方式展开,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4)经验总结法: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及时积累研究案例,反思课题研究中的做法、体会,进行理性的归纳总结,并经常开展经验的交流,形成理论。

我们将以“理论学习结合实践研究”为研究手段,一方面学习有关校园文学和课题研究的理论,一方面通过文学讲座、校刊出版、校际交流、刊物合作、网络互动等方式寻求文学社活动的多样性,同时探求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路径与策略。研究计划分三步走——1、准备启动阶段:做好宣传发动,成立课题组,确立研究成员,搜集资料,初步布置学习和研究任务。2、研究实施阶段:学习理论与实验研究同步进行,全面落实研究方案,边实施边总结边调整,撰写调查报告和论文,发表学生文学作品,物化课题研究成果。3、评估总结阶段:反思存在问题,优化研究策略,评估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形成最终成果。

六、项目负责人前期研究基础

项目负责人郑旺吉老师系语文中学高级教师,汕尾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广东省高中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文科类名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2013)”——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项目高中语文班优秀学员,教育部“国培计划(2015)”——示范性工作坊高端研修语文班学员;广东省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一线语文教师,学校教研室副主任,“绿之梦”文学社指导老师;在作文教学和校园文学教育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近三年来开设县级以上“文学作品鉴赏、评价、创作”教学示范课和专题讲座12场次,辅导学生参加市级以上校园文学创作比赛获奖24人次,辅导学生发表校园文学作品几十篇。

近年来,郑旺吉老师围绕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和校园文学创作开展深入研究,主持省级课题两项,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一,广东省 “十二五”立项课题“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研究”(课题编号:J11-207),2014年4月通过结题验收;其二,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专项课题“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课题编号:YW007), 2016年6月通过结题验收。针对这两项课题研究,近年来发表了相关论文近10篇,其中2012年9月发表于《学园》杂志的《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研究课题实施方案》、2012年11月发表于《中学语文》的《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研究课题中期阶段研究报告》、2014年1月发表于《中学语文》的《拒绝“伪阅读” 实现“真探究”》、 2016年5月发表于《长江丛刊》的《略谈古代诗歌作品的“空白艺术”》和2016年8月发表于《中学语文》的《例谈时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等论文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期刊网”“百度文库”“道客巴巴”和诸多语文教研知名网站、文学教育知名网站等转载、引用;受《汕尾日报·教育周刊》之约,郑旺吉近年来在该报“教研”版“教育问与答”栏目发表《高中生如何培养探究性鉴赏力》《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白描技法》,使得研究成果在全市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目前,课题组已收集了高中校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创作方法指导及高中学校文学社建设等大量资料(包括文字、PPT课件、视频等)以及《教研芳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2012年3月出版)、《教研学》(王土荣著,语文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等课题研究操作指南等资料。课题组老师长年订阅《作文周刊》(中国写作学会山西省分会主办)、《语文报》(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报)、《中国校园文学》(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文学教育》(长江文艺出版社主办)、《长江丛刊》(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办)、《语文月刊》(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陆丰文学》(陆丰市作家协会主办)等报刊。这些资料能为该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课题参加者都是经过各学校教研部门精心挑选的本校文学素养较高、工作能力较强、工作热情较高的语文中学一线教师,都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团结协作精神,有研究高中校园文学的专长。各参与学校均有校园文学社,文学社活动丰富多彩,且创办有文学校刊,经常与兄弟学校文学社开展互动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全国各地校园文学组织和刊物举办的活动。由于课题参加者都是高中语文专职教师,之前有关“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课题研究成果可资借鉴,应用,故时间上能保证课题的正常进行。同时,课题组成员均有计算机,并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便于查询、参阅、打印相关资料。参与学校均非常重视对校园文学的建设和研究,能从制度上和物质上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如果觉得不错,不妨打赏一番哦!

赞赏

2人赞赏

阅读 29413 投诉

写留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