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赏析】大清银币库平一两(吉) 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

分类: 杂项 |
银元原是舶来品于16世纪传入中国,光绪年间开始铸造但直到民国时期才正式大量发行成为国币。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在中国流通的银元多达上千种版本更是多达万余种,可以说是一个近代币种的“大家族”。虽然在历史的推移下,很多古钱币早已经丧失了流通功能,但却增添了其考古价值、艺术价值、欣赏价值、收藏价值等各种新功能。而经过一定时间的演变,钱币爱好者以及钱币收藏家们的数量也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古钱币成为收藏市场的一大热点。
http://s5/bmiddle/006xjewfzy780jGHz2Q24&690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 TITLE="【精品赏析】大清银币库平一两(吉)
户部一两是中国银本位货币制度的最精美的代表,为了体现满清皇权制度在货币领域的权威,其设计制造者不计成本地进行了精美绝伦的设计。其艺术水准、防伪能力迄今没有被超越。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简称户部一两)开模压制时是一系列共5种面值,分别为一两、五钱、二钱、一钱及五分。“库平”是清政府用银的标准,通行于全国,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签署的《马关条约》中的规定是每两重37.31256克,一般简称为37.3克,各地方在实行上则稍有出入。已经发现的样币重量却有36.2克、37克等多种,以贵金属币误差都是在千分之三的规定来说,与标准库平一两的37.3克差异颇大。
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
http://s3/bmiddle/006xjewfzy780jHTsWK42&690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 TITLE="【精品赏析】大清银币库平一两(吉)
以文中这枚“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为例,重37.3g,符合标准库平一两的重量,系清代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户部天津造币总厂铸造。其正面中央镌汉文“光绪元宝”,外围上镌满文“光绪元宝”,下镌币值“库平一两”,左右分镌“户”、“部”二字;背面中间镌蟠龙图,外围镌英文“光绪二十九年户部一两”,乃清代户部铸造的著名珍稀银币之一。但鉴于其库平一两的重量设计与库平七钱二分的国际、国内市场惯例不符,制作成本过高,自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下半年制作一批后,一直没有流通,就被回炉,所以旷世罕见。故就该币本身而言,其艺术价值远超其文物价值。
大清银币库平一两(吉)
http://s13/bmiddle/006xjewfzy780jIGFf65c&690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 TITLE="【精品赏析】大清银币库平一两(吉)
所以在清代为了流通兑换行用时的方便,官铸的很多面值是一两的银币多有铸成实重为库平七钱二分的壹圆型银币版式。除了上文中的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外,还有大清银币库平一两(吉)、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一两、中外通宝关平银一两等等,都有实际重量为一两型和重库平七钱二分的流通壹圆型两种版式。大清银币乃近代官铸机制银币中的大名誉品,铸额甚小,传世极罕。此大清银币库平一两(吉)系清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是年为干支纪年戊申)吉林省银元局铸。也有观点认为此币系天津造币总厂铸。银币正面珠圈内镌汉文“大清银币”四字,四字中间镌一带圈的“吉”字,外围上端铸满文“光绪年造”,下端铸面值“库平一两”,两旁分铸干支纪年“戊申”二字;背面中央铸蟠龙图,外围上端铸英文“光绪”,下端铸英文币值“库平一两”,两旁分镌六点花星。它有着历史熏陶,是价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远的历史纪念意义;同时还是考古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难得的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