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线波段技术篇:13日均线战法!老股民口中的“摇钱树

(2018-12-03 15:10:28)
标签:

股票

财经

均线均线滞后的问题确实存在不可否认但既然还存在市场未被淘汰自然有其道理实战中我们应该如何去运用好均线来判断呢

讲一讲我对均线的一些看法。

如果运用均线操作,我会调出两条均线用于判断趋势,13日均线、15日均线。

这两条均线作用主要是用于判断趋势,减少了画趋势线的功夫,13日线上持股,13日线之下,持币。

13日均线

收盘价在13日均线之上,才可以考虑买入股票。这是利用均线买股第一原则。股价跌破13日均线,必须要卖出股票。有人一定会觉得这很简单,难就难在你做不做得到。你可以去回顾自己一年来的买卖记录,如果那一次你刚买股票就被套住,九成九你是在十三天平均线下买入的。如果那一次你刚卖股票就踩空,九成九你是在十三天平均线上卖出的。如果你坚持该原则,一定会多赚少赔。

但一定要注意,我可没说在13日均线之上买入一定赚,这只是前提条件之一。13日线代表一种趋势。13日均线之上,就说明趋势走好,13日均线之下,就说明趋势走坏,不可操作区域,线下操作风险偏大。

案例: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KVmeW9OjQ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KVmeWujlC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KVmeWTaU3

线上,可操作区域。线下,不可操作区域。线平,震荡区域,方向不明 观望。

可以调出13日均线去翻看一下股票,试着去理解我所说的线上持股,线下持币。能理解之后,以后用使用均线操作股票习惯时,去看股价在13日均线之上,还是之下。在13日均线之下,就继续等待。13日均线代表了一种趋势,做股票要顺势而为。

另外,运用一条均线判断较为单一。那这时候要调出另外一条辅助均线,15日均线。15日均线的作用就只是辅助13日均线,辅助作用。那应该如何搭配使用呢?每日精选涨停股,免费给大家讲解市场,解读盘口,预测行情以及个股。具体的每日操作策略,我将只在潍鈊上发布,需要的投资者可以:潍鈊直接搜索:sz25608

作用1:与13日均线搭配,利用金叉判断。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KVmeWcusN

线上操作,属于比较激进型的投资者。而稳健性的投资者,就可以等待13日均线上穿15日均线,金叉机会。这时候可以确定,趋势走好。绿灯区。可以通过。但是不能只是看均线进行判断,平常马路,绿灯通行,也一样会突然有一辆机动车冲出来,也一样会突然有行人闯红灯。所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学会灵活变通。

但是这里要讲到一点,为什么不去讲13日均线下穿15日均线死叉呢?

这个大家可以去翻历史案例,等到13日均线下穿15日均线再去卖股票就晚了。正确的方法是,股价跌破13日均线就卖,设定止损。风险排在第一位。

作用2:搭配使用,看支撑、压力。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KVmeW36g9

前提条件,13日均线上穿15日均线形成金叉,13日均线向上。说明目前股票处在上升趋势。绿灯通行。理论上,股价每次回探13日线就是机会。但是实战过程中,多数情况下,股价会选择盖在13日线上,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利用15日均线来进行判断,当股价跌破15日线时,那就意味着本次支撑不成功,股价会继续往下走。

压力:

这个方法不建议运用,了解一下就行。13日均线下穿15日均线,趋势走坏。股票连续下跌,如何参与抄底,如何做差价解套?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KVmeWg0J9

股价每次遇到13日均线压力时,股价就会继续往下调整。而当股价开始真正突破15日均线时,并且形成金叉。那这时候趋势才开始转好。底部反弹。个人建议,股价跌破13日均线时,就不要进行操作了。特别是13日均线向下死叉15日均线时,不进场参与了。A股市场机会很多,为什么要去纠结那一两个票呢?

这里要另外提一点。可能很多朋友会说,实战中股票不会这么乖,完全按照你的意愿走。我就反问了。好股票很多,为什么你总是选那些K线乱七八糟的股票呢?你去选符合条件,形态符合的股票不就行了吗,寻找确定性的机会。没机会就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