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溧阳大地上的集合号

(2021-08-29 08:05:19)
分类: 旅游

溧阳大地上的集合号

李风宇

 

“诗与远方”是人生一大梦想。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车轮在溧阳沃野上飞旋,溧阳1号公路好似天路,从天尽头垂挂而来,沿着公路上的红黄蓝三色标志,可以去到溧阳的四面八方。车窗外青山秀水,硕果挂树,稻椒盈野。东庐山、宝藏禅寺、瓦屋山、神女湖、丫髻山动画片般从视线中闪过。感谢主人的安排,第一次定格竟然是在洋溢着文艺范儿的汨罗灞驿站。

溧阳大地上的集合号

溧阳大地上的集合号

汨罗灞驿站坐落于丫髻山、瓦屋山脚下,汨罗灞水库观景台南侧,登上坝堤,若大一湖碧水波光粼粼,鱼翔浅底,白鹭栖岸。这处天造地设的驿站主打“汨罗雅集”品牌,建有仿宋建筑、花园式小院,尤为令人惊喜的是驿站藏书颇丰,游人驻足或可手择一卷,涤洗旅尘,真可谓“意在鸿蒙外,心居静逸中”。我翻开的是一本关于溧阳历史的小册子,书中重要的一章是写“塘马战斗”的。塘马,这个血染的地名深深映入了脑海。

溧阳大地上的集合号

溧阳大地上的集合号
     车轮转动,景换物移,我的目光也在搜寻,不久,果然看到了路旁“塘马烈士纪念园”大幅路牌,惜乎,一闪而过。

这么重要的红色文化纪念地怎么会让我们错过?下午主人就隆重地带着我们一行来到了别桥镇塘马村。

溧阳大地上的集合号      别桥镇位于溧阳市北部,史称茅山革命老区,是国家生态镇、江苏省文明镇。沿着乡间古道信步前行,村头立有“伍子胥饮乌”雕塑,那位旷世英豪与低首呜咽的乌锥马并立于清水塘畔。史传,春秋乱世,伍子胥弃楚奔吴,行至此地,为追兵所迫,人与乌锥马隐藏于村前池塘,避过追兵,躲过一劫。追兵过后,乌锥马因久溺水中而亡。伍子胥衔恨葬马,亡命吴国。后伍子胥得到吴王的赏识,被吴王封为“相国公”,登坛拜印,伐楚奏凯,行经故地,祭马于此,并将此村取名塘马。自此,每年收获时节,村民们将瓜米果肉供奉献于塘畔。

领我们参观的导游小杨显然对自己的家乡很有自豪感:“我们脚下是一片人杰地灵的土地,红色的有塘马战斗、绿色的有塘马湿地、黄色的有稻梦空间、蓝色的有塘马水库、多彩的还有塘马花海。”

溧阳大地上的集合号

别桥镇是片红色热土,1941年11月28日,著名的抗日战斗塘马战斗就发生在别桥镇塘马村周边,这是新四军在苏南与日作战中规模最大最为残酷的一次战斗,这是一场500名抗日将士抗击8倍之敌的殊死搏杀,也是新四军所有突围战斗中牺牲人数最多的一次战斗。这次战斗中牺牲的罗忠毅、廖海涛烈士是新四军对日作战牺牲职务最高的将领。

溧阳大地上的集合号

溧阳大地上的集合号

溧阳大地上的集合号

塘马村充分挖掘红色记忆、红色文化,重点打造 “塘马烈士纪念园”等红色纪念地,打造融合中小学生游学体验、田园生产、田园居所于一体的红色田园乡村。

2017年,塘马村被纳入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首批试点村,以“文艺塘马,睦邻原乡”为主题进行建设,厚植乡风文明沃土,浇灌乡村振兴之花。老树下塘马河碧波荡漾,古朴的石桥横卧村头,横贯东西的巷道杂石铺就,墙体斑驳的老屋排列在巷道两侧,推开一扇扇厚重的木门犹如打开了一段段尘封的的历史。在塘马这座世外桃源般的古村落中漫步,红色基因无处不在,新四军六师十六旅旅部,廖海涛政委办公处等建设成了革命历史博物馆,一件件革命文物述说着峥嵘岁月与荣光。一幢幢老建筑被改造成了咖啡屋、美音梨园、百合文苑等公共活动空间,令游人不时有眼前豁然一亮的感觉。

村旁“新四军女兵车水遗址”记录着历历往事。1941年,新四军6师16旅征战之余,帮助塘马村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新四军女兵潘吟秋等女兵在塘马村“西沟塘”为村民车水,共叙军民鱼水情。

溧阳大地上的集合号
      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在塘马最重要的活动遗址则是当年村头的打谷场,为纪念塘马战斗,当地政府规划建设了塘马战斗纪念广场——战斗广场。塘马村民委员会勒石记述往事,以示后人:此地为塘马河东岸之打谷场,当年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在塘马重要的活动遗址。1941年10月10日于此举行了巫恒通纪念大会,10月12日举行新四军成立四周年大会,不久又于此举行了运动会等整训活动。1942年11月28日,在塘马战斗一周年之际,十六旅旅长钟国楚、江渭清率众于此隆重举行罗忠毅、廖海涛追悼大会。

点点滴滴,殷殷深情,一段溧阳抗战史,一段军民鱼水情。在惨烈的塘马战斗中,罗忠毅、廖海涛等270余名指战员在战斗中壮烈殉国。罗忠毅、廖海涛双双被国家收录于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罗忠毅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溧阳大地上的集合号
      战斗广场上游人如织,缅怀革命先辈的同时,他们也憧憬着未来。罗忠毅、廖海涛塑像耸立在广场上,他们目视前方,神情坚毅,在他们视野里有一把铁臂擎起的金色军号,军号上系着的红绸带随风飘舞,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们仿佛听到嘹亮的集合号声,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物产丰饶、佳实遍地的溧阳大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