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西狼兵,源自东兰——东兰祖孙四代抗倭

(2019-03-25 11:05:00)




微东兰信息




众人皆语,世人皆赞




广西
狼兵,源自东兰




壮族先民以
狼兵为誉




明代
狼兵的声威更是达到巅峰




那,小伙伴们可知




狼兵
一词的由来与故事吗?




 




 




3月19日晚,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大讲堂”首场开讲,报告会邀请了《韦虎臣传奇》、《中国东兰》的编著者韦卫研究员进行授课。

   

image

讲堂上,韦卫从各朝代中日战争史出发,先后为师生们讲述了众多抗倭先烈的英雄事迹。其中,东兰抗倭英雄韦正宝、韦虎臣、韦起云、韦应龙祖孙四代,前赴后继率领“狼兵”奔赴东南沿海,抗击倭寇保家卫国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全体在场师生,彻底激发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

 image 


据悉,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大讲堂”每学期举办8次,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能工巧匠为师生们开讲。

 



延伸阅读




 




狼兵:




     

  
起源于明朝中期,是当时壮族土司组建的地方武装。又叫“俍兵”“狼师”。广西狼兵曾以保家卫国的忠义之血,书写过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壮族先民在明代被称为俍人,狼兵乃俍兵音转,有学者认为“狼”有歧义,坚持称俍兵。

其实文人多虑矣,壮族先民早以狼兵为誉,“狼”者如何?如秦始皇武勇天下,世称“秦,虎狼之强国”;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全忠亲率大军征战,史载“虎狼之强”……狼兵之称,有何不可!壮族先民天生悍烈,骁勇善战,不屈服于暴力统治,历朝历代都团结起来,对暴君或侵略者施以致命打击;他们常常在战争中以少胜多,用极少伤亡的代价换取胜利;他们利用有利地形迂回穿行,而后一击必中的战斗作风,让敌军闻风丧胆;在历次战争中,无不展现了广西人强大的战斗力和意志力。至明代,壮族先民组成的军队,声威达到了巅峰。明代皇室文献《明英宗实录》“卷三十五”记载:“狼兵素勇,为贼所惮。”南明唐王政权中书舍人邝露的南方民族风物志《赤雅》“卷上·狼兵”记载:“狼兵鸷悍,天下称最。”明代兵部尚书胡宗宪的幕客、海防军事专家郑若曾,在其所著的《筹海图编》“卷十一·经略·客兵·附录·狼兵”记载:“广西狼兵于今海内尤悍……能以少击众,十出而九胜!”是为至誉! 




 




1
韦正宝 1478~1510

 image 

  




韦虎臣之父,系韦祖鋐长子,明朝广西庆远府东兰第二十二任土知州。弘治七年(1494),贵州都匀苗乱,韦正宝16岁,奉命代其父率东兰“狼兵”奉旨北征随总督邓廷瓒讨贼,擒获张世禄贼首有功,敕封平北伯。(《韦氏土司族谱》韦兆庶的奏章也有记载:“正宝袭职,奉旨北征,……有功,敕封平北伯,赐赏还乡。”




明正德四年(1509年)冬,日本海盗袭广东惠州、潮州沿海一带。韦正宝奉命率东兰、那地“狼兵”出征。于正德五年(1510年)春,进抵惠州抗倭前线。惠州行营遂以东兰“狼兵”作前锋,对盘踞于九连山的日本海盗发起进攻。韦正宝身先士率,冒着箭矢冲锋在前,不幸中箭负伤,后被其子韦虎臣救回行辕,三月二十三日不治身亡,享年32岁。葬于东兰州岩石山(现三石镇那腊小学)。朝廷体恤其为国捐躯,准立墓志褒扬,并着赐进士出身文林郎提督直隶学校监察御史黎凤、赐进士出身奉议大夫广西等处提刑按察司佥事熊祥、赐进士出身亚中大夫广东等处承宣布政司参政冯良辅三人分别撰文、书丹和篆额,永远褒扬。




 




2
韦虎臣(1495~1516)

 image 

 




壮族, 明朝东兰第二十三任土知州。明正德四年(1509年),年仅14岁的韦虎臣随父韦正宝出征广东惠州、潮州一带抗倭。惠州行营命其父韦正宝率东兰“狼兵”为前锋,进攻敌九连山阵地,虎臣随军在营。后得知“狼兵”陷入敌阵、其父中箭负伤的消息,韦向官军求救无望,怒发上指,带领在营“狼兵”破入九连山,力斩敌酋,所向披靡,全歼九连山日本海盗,夺得父亲尸身回营。朝廷嘉其“忠烈”,准许接任东兰土知州职,护送父亲寝柩回东兰岩石山安葬。




正德八年(1513年),江西、福建、广东沿海一带倭患又起。韦奉命率东兰“狼兵”跟随经略王阳明(守仁)征讨大帽山、大庚岭、横水、左溪诸地,历时3年多,经大小数十战,最后平定福建武夷山。战功卓著,获明皇帝钦赐“哀孝忠勇”匾额。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七月十二日,韦虎臣在福建、广东大败日本海盗,得胜班师途中,被奸臣以“犒师”为名,赐“御酒”毒害,时年22岁。因他屡立战功,生前,皇帝曾授赐“哀孝忠勇”四字匾额。死后,经王守仁实奏朝廷,朝廷查明后谥封为“武夷侯”,从优抚恤,并将尸体运回东兰,葬于今太平乡那腊村,奉旨旌表碑铭二座,赐修饰石人、石马、石狮、石禽上百具罗列墓前,并着赐进士出身前提督三边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徐淮、赐进士出身前北直隶吏部文选司主事张恒、赐进士出身前巡按北直隶监察史余敏学三人分别篆额、书丹和撰文,永久褒扬。




 




3
韦起云,(1514-1557)

 image 

 




字葵轩。韦虎臣长子,韦正宝之长孙,生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东兰武篆哨之旧州土司署,父死时年仅三岁,由叔父韦虎麟代理州事,长成后承袭知州事,娴熟武艺韬略,东兰第二十五任土知州。




明嘉靖十四年(1535),因嫌武篆交通不便,将州团迁至周塘(今东兰城边)。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十月十八日,正式接掌东兰土知州职。明史《张岳传》提及:“臣等遵照节奉钦依事理会,差官舍分投,齐执令旗令牌,督理南丹州士官男莫惟武,东兰州土官男韦起云……”当时倭寇大举侵犯江浙一带,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朝廷命兵部尚书张总督各路军马抗击,张经曾总督两广军务。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朝廷下令,以田州瓦氏夫人为总兵参将,东兰州韦起云为总兵副将,起调田州、归顺、南丹、那地、东兰等州“狼兵”共6800人,以韦起云为前锋,经广东、江西、江苏、浙江,历时数月,于次年农历三月中旬进抵抗倭前线,进驻金山卫(上海县境)。

四月中旬投入以兵部尚书张经为总指挥的针对日本海盗集团的江浙会战。韦率东兰、那地、南丹“狼兵”配合官军邹继芳部,组成西路军,在浙江嘉兴、王江泾、石塘湾诸战役中,共歼敌3000余人。接着,乘胜追击至陆经坝,斩获日本海盗首级300余级,烧毁海盗船30余艘。此战威震江南,日本海盗闻风丧胆。




     

战后,明朝奸相严嵩纵容义子赵文华冒功,陷害张经下狱,致使军无主帅,将士寒心。瓦氏夫人与韦起云愤而以粮草不断为由,撤师回乡。明嘉回乡。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韦因病去世,享年43岁,葬于隘洞龙盘山(隘洞圩边),1966年迁至拉州江坡山。




 




4
韦应龙,(1535~1588)

 image 

     

  




壮族,韦起云长子。少年时期,随父出征上海金山卫等地抗倭,立有战功。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接任东兰土知州职加四级服色。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因驻守桂林城被古田农民军攻陷革职。明隆庆三年(1569年),奉调开赴广东南海卫抗倭前线,率部冲锋陷阵,英勇杀敌。未一月,斩获倭首1000余级,蒙两广军门据实奏报,恢复东兰土知州职加四级服色。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病故,终年54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