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阅读指导方法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2018-06-20 16:53:27)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2018年市级微型课题研究

延安市基础教育教学2018年度微型课题

小学生阅读指导方法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宝塔区麻洞川乡中心小学课题组    高凌云

一、  选题背景: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阅读总目标中提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还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远远未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尤其是农村的孩子,阅读能力更是让人堪忧:

1.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除了学校所发的教科书外,家长们很少给孩子买一些课外书,所以导致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较低,知识面比较狭窄,语文积累也较少;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大多数学生除了课堂中的语文阅读学习外,似乎没有自主阅读的意识,家庭中缺少阅读的氛围(大多数家长是农民),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看电视货玩手机上;

3.学生的阅读能力较低。大部分学生阅读时不善于深入理解内容,体验情感,缺乏一定的阅读方法与策略。

二、  理论依据:

小学语文新课标对小学生阅读做了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规定了各年级段的阅读量,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

1.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享受阅读,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重要的基础;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课内语文学习,还能帮助学生拓展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得到乐趣,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外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三、  实用价值:

本课题将依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为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为主线,进行有针对地研究:

1.本课题的研究通过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2. 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树立自主阅读,终身阅读的意识,从而陶冶情操,启迪梦想,充实课外生活,提高人文素养。

3.本课题的研究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与策略,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验,掌握一些阅读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研究内容:

1.研究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兴趣激发策略。

2.研究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

3.研究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正确阅读方法与策略。

4.研究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评价激励策略。

五、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小学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密切联系家长,了解学生阅读的动态,是研究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2.文献法:搜集国内外有关阅读能力培养的文献、资料,学习最新的研究信息,为本课题的研究作借鉴、参考。

3.案例分析法:对比较典型的阅读教学材料进行分析,通过课堂教学案例进行研究。

4.经验总结法:和同行切磋、交流以及通过研究的成功经验总结,形成行之有效方法、策略。

六、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20183月)

1.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现状进行调查。

2.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撰写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实施阶段:(20186月—201811月)

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开展以下具体研究:

1.通过分析我校学生的阅读现状,确定确定研究的方向及内容。

2.通过典型阅读教学课教学,与同行切磋、交流,分析、总结、归纳好的方法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3.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对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写出相关的论文,形成阶段性分析报告。

4.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动态变化(密切联系家长,关注在家的阅读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形成可行性报告。

5.根据研究形成可行性较强的、固定的一些模式,进行实践印证,总结、反思。

6.根据不同阶段的研究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总结。

(三)总结、结题阶段:(201812月底)

对不同阶段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对研究中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归档,撰写结题报告,汇报课题研究成果,申请结题验收并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全校进行推广。

(四)成果表现形式

1.结题报告。 

2.典型教学案例。

3.研究心得、随笔集。 

4.成果论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