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安塞腰鼓”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2016-08-07 13:53:41)
标签:
课题研究方案 |
延安市“十三五”基础教育科研课题
小学体育“安塞腰鼓”校本教材
开发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延安创新实验小学课题组
执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
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确保学校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支撑点和生长点;是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创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我们认为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充分利用本地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确立以腰鼓特色建设形成独特而鲜明的学校个性,进一步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质量。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榆林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陕北腰鼓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一些主要流传地区,几乎是村村有鼓队,家家有鼓手。而且世代传承,经久不衰。正由于它流传的时间长、范围广,参加的人数多,所以,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动律虽然大致相同,但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风格和习俗。其中安塞腰鼓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腰鼓艺术课程的核心思想,体现当前世界艺术教育改革的趋势,实现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培养少年儿童积极的文化传承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少年儿童艺术审美的品质和创造能力。
腰鼓源远流长,风格独特,是我国的一项民间艺术。它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具有队形多变,刚劲豪放的特点。把腰鼓引进课堂并将其设为校本课程开发,使学生在掌握民族技艺的同时,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爱国情感的陶冶,使腰鼓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
让腰鼓传统技艺走进校园,在校园内扎根,让我们的孩子把老一辈的表演技巧传下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可以使孩子们在活动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力量,体验民族文化的时代内涵。
三、研究范围
以我校2----5年级学生为课题的研究对象。
四、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1.调查与分析小学体育“安塞腰鼓”校本教材实施的现状。
2.探究小学体育“安塞腰鼓”校本教材实施的有效方法。
3探索小学体育“安塞腰鼓”校本教材实施的有效策略。
4.明确小学体育“安塞腰鼓”校本教材实施的评价要求。
5.建构小学体育“安塞腰鼓”校本教材实施的操作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小学体育校本教材有效实施的有关文献资料,了解他人进行小学民族体育校本教材实施的研究成果,进而确立自己的研究重点,完成本课题《小学体育“安塞腰鼓”校本教材研究》的概念界定,明确课题的研究方向。
2.教育调查法。通过调查、分析小学体育“安塞腰鼓”校本教材实施的现状,了解目前在班级授课制前提下腰鼓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常见的问题,发现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为本课题的有效研究和实施奠定基础。
3.行动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采取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的方法,对小学体育“安塞腰鼓”校本教材实施的有效方法、策略、评价要求和操作模式进行研究,在研究中逐步探索出小学体育“安塞腰鼓”校本教材有效设计与实施的经验。
4.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研究小学体育“安塞腰鼓”校本教材实施的经验,并从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完成研究报告,为他人提供借鉴。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16年4月—2016年6月)
运用文献研究法查阅小学体育校本教材研究的有关文献资料,并通过调查问卷、与学生访谈、聊天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小学体育“安塞腰鼓”校本教材的需求和看法,以及与体育教师交流实施小学体育“安塞腰鼓”校本教材实施的困难的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确立本课题的研究起点、重点和研究方向。
2.实施阶段(2016年7月—2017年1月)
主要通过行动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思考、研究,再进行反思、再实践、再研究,逐渐探索小学体育“安塞腰鼓”校本教材有效设计与实施的方法、措施、策略以及评价要求和操作模式,提出在目前班级授课制前提下的解决办法,并且总结经验。
3.总结阶段(2017年2月—2017年4月)
对本课题研究资料运用经验总结法进行分类整理,使研究结果以研究报告或者论文的形式出现,准备相关结题工作,争取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成果推广。
七、具体时间安排
2016年4月—6月
2016年4月: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016年5月:撰写开题报告。
2016年6月:安排理论学习,撰写学习心得,进行前期调查问卷。
2016年7月—2017年1月
2016年7月:完成调查分析报告《小学体育“安塞腰鼓”校本教材调查报告》。
2016年8月:制定实施阶段研究计划,进行第一轮研究,搜集课例、案例分析报告。
2016年9月—10月:反思、整理、修正,第二轮研究,搜集课例、案例分析报告。
2016年11月:完成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2017年12月:完成研究心得、论文。
2017年1月:设计后期调查问卷。
2016年2月---2016年4月
2017年2月:撰写后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2017年3月:完成阶梯报告。
2017年4月:准备成果展示。
八、课题组成员分工
本课题由课题组负责人张雄胜负责组织、领导、协调,根据研究内容的安排,由贺永乐、肖乐、姚琳琳、高浩天、张金勇、王震、李延强共同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