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孩子注重自身形象

(2018-11-15 11:43:11)
分类: 育儿故事

  生活处处有经典,经典处处显生活。亲愛的家人们,欢迎来到蒙养文化YY语音频道,又到了我们每周四的《活学活用的经典智慧》时间了,我是今天的主讲老师知仁。感谢大家如约守候!

  古圣先贤告诉我们:“君子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这里的意思是说,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家境,什么样的身分,富贵也好,贫贱也罢,都能得到君子之乐。

  简单一些来说,只要我们认真地学习国学圣贤教育,力行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得到快乐。上一周我们讲了培养孩子讲卫生的好习惯,保持整洁,从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他会是一个快乐的人。那么今天的课程,我们来谈谈注重自身形象的问题。在古代,人们是非常注重仪容的,他们时时提醒自己要“三正”。具体是哪“三正”呢?

  那就是:第一个帽子要正,第二个裤带要正,第三个鞋带要正。这就是《弟子规》里说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古人时时都会检查一下,帽子有没有戴歪,然后裤子有没有扎好,不然掉下去就麻烦了,接着是鞋子也要绑好,不要松松垮垮的,走起路来发出声音,人家看了就会轻慢你。

  所以帽子要戴得正,衣服纽扣上下要对齐,不能扣得歪歪扭扭,袜子和鞋子要穿整齐,鞋带要系上。这是一个人基本的仪容。从一个人的仪表,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他的内心。

  如果一个人内心很庄严,很谨慎恭敬,自然就诚于中,而形于外。如果这个人外表邋邋遢遢,扭扭歪歪,说明了他的内心必定有偏邪。从一个人的动作、神态、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心。

  国学经典《弟子规》里讲到注重形象的还有“步从容,立端正”。人的威仪要从容大方,迈步不慌不忙,走起路来有一种潇洒自信的神态。站着的时候要端端正正,所谓“站有站相。”

  站的时候抬头挺胸,給人一种充满自信、正气的感觉,不要弯腰驼背,年纪不大,但是看起来却老气横秋。佛门里有个“四威仪”:立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

  站立的时候像一棵松树,挺拔端正。走起路来大方从容,像一股风。坐的时候,端端正正,像一口大钟很稳重。睡的时候,右侧卧睡,腿弯起来像一张弓,这种卧姿称为“吉祥卧”。

  右耳枕着右手掌,来个吉祥卧,这样卧对身体有好处,不仅入睡快,而且对于治疗失眠都有疗效。

  这样的立、行、坐、卧,就是最道法自然,对身体最好。我们蒙养太极养生夏令营里,陈式太极的老师们每天教大家无论站桩还是练拳,脊椎要拉直。这就是道法自然的养生啊。

  那么走路要怎么样走呢?大家有没有留意看到一摇三晃的?这个形象好不好?感觉人都没有重心。

  走的时候,男士是顺着一条线的两边走,女士是踏在这条线上走,这就会显得比较优雅。男士在走的时候不要肩膀左右晃,这样走起路来,人家看了眼睛都花掉了。

  女士坐的时候脚要并拢,右手放在左手上面,然后轻轻放在我们的左腿上。这样坐就很端庄。男生坐的时候呢,双脚可以微微打开,然后双手很自然放在我们的大腿上。

  古礼中有作揖,有跪拜,“揖深圆,拜恭敬。”作揖是两只手抱拳,弯腰动作要圆,不要看起来很生硬。古人是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而我们在家里对父母也应该要跪拜,特别是在大年初一、父母生日、自己生日的时候,我们就要行这个跪拜礼。

  这些都是恭敬心。有人说,我跪不下去,拜不下去,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心里有愧疚。一个人通过这些礼节,来养自己的恭敬心,时间久了,恭敬心就养成了,处处有一种谦和之气,这就是福气。

  但福气会不会跑掉?会。但福气是不会自己跑掉的,是被我们抖掉的。有的人一坐下,腿就不停地抖动,那一抖,就把自己的福給抖没了。

  《弟子规》里还有一个关于自身形象的规范:“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勿践阈”,譬如进人家门,很多人家的门口都有一个门槛,跨门槛就要注意到,不可以踩在门槛上再跳下去,包括我们现在坐在椅子上,很多人的脚可能是踏在椅子的杆子或者桌子的杆子上,这些都要及时修正。

  踩久了这些椅子、桌子会怎么样呢?容易坏掉,所以这个“勿践阈”也是一个惜物的态度。

  “勿跛倚”是说,站立的时候不可以东倒西歪。我们常看到,有的人靠在墙边一只脚站着,另一只脚就乱动,身体歪斜,很随意、很随便。如果一个人连站都这样随性,你敢把重要的事情給他做吗?

  相信小事都这么忽略,大事的时候也不可能突然变得谨慎。所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人大的能力也都是从小地方开始扎起,一个人不好的行为也都是从生活细节开始忽略掉的。

  “勿箕踞”,说的是坐的样子,像一个簸箕一样。簸箕,在农村里很常见,口开得很大。每个人家里都有垃圾铲吧,垃圾铲的开口怎么样,是不是比较宽,显梯形,最长的底边那个样子。簸箕就是开口起码有一尺这么大型垃圾铲。

  一个人坐下,如果两腿岔开着坐,样子好看吗?特别是女孩子穿裙子的时候,那就更加不雅观、不庄重了。

  “勿摇髀”就是坐下来的时候会晃腿,有的还不是左右晃,还会怎么样晃呢?上下晃。我们去参加会议,旁边有一些人从头晃到尾,我们头都有点晕了。假如我在台上讲课,坐在前面的人也在那里一直晃,我可能就很难受。

  因此坐的时候要规规矩矩,男士腿分开与肩同宽即可,特别是女士,一定要双腿并拢,大腿绝对不要摇摆。古人讲“正襟危坐”,背都不靠在椅背上,腰直起来,坐凳子也不坐满凳子,坐前面一半,身体自然能够直立。人这么一坐,恭敬心就提起来了。

  《弟子规》中类似教人言行举止的句子很多,这是因为古人很注重自身形象。自身形象体现了一个人的气质、身份、精神面貌,是与一个人的思想世界紧密相连的。形象好可以增强自信,形象的好坏常常能表现出一个人是上进的还是懈怠的。

  有一位记者,他平时不怎么注意修边幅。虽然因为这个,他被许多人看扁过,但是这名记者依然倔强地认为只要自己肚子里有墨水、笔杆子硬,外在形象并不重要。

  他想,自己穿着早市买来的背心,不照样去采访当事人,然后写出了轰动全市的报道吗?那些衣着考究的人,写出过几篇有价值的报道呢?

  但是一次采访改变了这位记者的看法。采访对象是当地一位知名的企业家。一见面,记者就被对方翩翩的风度、儒雅的谈吐吸引住了,平生第一次有了一丝酸意。很快,对方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思考方式,就令记者折服了。通过这件事,记者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你重视自己的仪容,人家就会进一步尊敬你。

  而当我们着奇装异服,这样不只会让别人对你轻慢,更有可能会造成社会不良风气。公众人物,如果穿得很暴露,那可能就带动整个社会不良的风气;如果是我们当母亲的,衣着太暴露,孩子人小耳濡目染,她以后穿衣服也是比较暴露。外人一看,噢,这个人很轻浮,甚至还会給自己招来祸害。

  《论语》里说:“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我们的形象实际上包括外貌、服饰、职业气质以及言谈举止等方面,人们通过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一个人要塑造好的形象要看自身的发型、服饰、气质、言谈举止与职业、场合、地位以及性格是否相吻合。

  在古代,如果一个人的形象气质与自身身份不符合,也是很丢面子的一件事情。元朝时有一个文人叫胡石塘,很有才华,在当地也颇有名气,但他不拘小节。后来,他胸有成竹地到京城应试,元世祖忽必烈听说此人后就亲自召见他。

  上朝时,胡石塘的斗笠戴歪了,自己也没有察觉。元世祖问他:“你平常所学的都是哪些学问啊?”

  “全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胡石塘自豪地回答。

  元世祖笑道:“你连自己的斗笠都戴不好,还谈什么治国平天下呢?”

  结果,忽必烈没有任用他。

  古人因为自身形象不佳而丢了前程令人惋惜,但也有一个因为自身形象救了自己一命的故事。

  在春秋时代有一个大臣叫赵宣子。当时晋灵公在位,晋灵公年纪不大,很不听话,都不知道好好爱护人民。赵宣子很忠诚,常常直言不讳地劝谏他的君主。结果晋灵公居然起了恶念,派杀手去刺杀赵宣子。

  以前早朝都很早,这个杀手是赶在早朝前就到了赵宣子家,结果一看,赵宣子起得很早,而且已经把整个朝服穿得整整齐齐,正襟危坐,在闭目养神。他的这种仪容、威仪,杀手一看非常感动,他说:

  赵宣子在无人见到的地方都如此恭敬,想必在有人的时候也是非常认真地办理国事,对人一定都非常地谦逊、恭敬,这样的人绝对是国家的栋梁,我不能杀他。杀了他,我就不忠了。但是晋灵公交代的事,不做是无信。怎么办?他当场对着一棵槐树就撞头自尽。由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人仪容端庄,能赢得他人尊敬,救自己一命。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今天不少人因为不重视仪容问题而导致应聘没有过关的例子也不少见。

  为了我们的孩子将来不会因为个人形象而影响前程,我们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培养孩子注重自身形象。

  1.教孩子认识形象的重要性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形象好了,别人对你的印象就好,认为这是一个勤奋、生活积极的人,就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和爱戴。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没规没矩,看着就烦,还怎么一起合作?

  2.规范孩子坐、立、行的姿势

  孩子的一些行为姿势,会受身边人的影响,家长要想孩子形象好,自己首先要注重形象。除了家长给孩子一个好的示范外,还要给孩子制定一个标准,以防止孩子被同伴影响。

  家长要告诉“站如松”。不管在哪里,在哪种场合,站着的时候都要保持这种姿态,渐渐地就会形成一种习惯。

  坐下的时候,上身要正,臀部只坐椅子的三分之一,腿可以并拢向左或向右侧放,两腿自然下垂。切忌两腿叉开,腿也不能翘到椅子上。

  走路的时候抬头挺胸收腹,不要总是低头数自己的脚趾头。扭动幅度不可过大,更不要摇摆身体,两手垂直,轻轻前后摇摆,不是走军姿,也不是走正步,要自然、轻松。目不斜视、稳稳当当,要走得旁若无人,不快不慢。

  如果我们的孩子按着这些标准去做的话,自己的形象就会越来越好。和同伴在一起的时候,具有良好自我形象的孩子,因为心中有定力,不会轻易去学习其他孩子的,相反,别的孩子会去学你的孩子,因为你的孩子形象好。

  3.穿衣要注意场合

  家长要告诉孩子,穿衣服要场合适当。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不要穿着睡衣出来,可以换成家居服,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上循分,下称家。”出门,选择衣服首先要跟季节适合,然后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身份、要去的环境、场合选择衣服,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如果是去见重要客人,一定要考虑到自己的衣着会不会被客人反感,投客人所好是对客人的尊重。

  4.衣着保持整洁

  “衣贵洁,不贵华。”一个人的形象,最最基本的就是干净利落。不管你的服饰质地多么高档,款式多么新潮,如果脏兮兮、皱巴巴的,很容易让人感觉这个人懒惰、做事拖拉不干练。

  过去我们大学毕业,都比较珍惜东西,都会打包东西回家,有一位师兄,长得一表人才,我们做学弟学妹的都去帮忙整理整理。去到他宿舍一看,唉哟喂,我不会再去第二次了。这个学长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已经降至零分。到底怎么回事儿呢?欲知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