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汪大渊冤不冤?

(2020-01-22 15:02:31)

在郑和下西洋75年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62年前、达-伽马到达好望角167年前的某一天,一个20岁的年轻人,从福建泉州港登上了一艘远洋商船,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航海之旅。这名年轻人,叫做汪大渊。

汪大渊,字焕章,元朝时期的南昌人。虽然他的家长们希望他"焕乎其有文章而给他取了个焕章的字,但他为后人所知的人生,还是应了他名中的。这不,20岁的他就开始扬帆起航了。

这次航行,他搭乘的船队途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横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莫桑比克,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经澳洲到加里漫丹、菲律宾,返回泉州。时间从元顺帝至顺元年(公元1330)到元统二年(公元1334),历时五年。元顺帝至元三年(公元1337),汪大渊再一次随船出海。他仍然从泉州出发,经南洋群岛、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及澳大利亚各地,于至元五年(公元1339)返回泉州。

汪大渊冤不冤?

当然,汪大渊这两次航行,不可能是他一个人独来独往,那是一个庞大的船队。那为什么我们要花开数朵单表一枝呢?因为汪大渊不但姓汪名大渊,人家还有一个叫做焕章的字。一个庞大的船队,众多的随员,但这些人无非是航海、观光、做生意。但焕章先生不一样,他的主要精力是观察、研究加写作。于是,两次航海归来,一本叫做《岛夷志》的书,也写完了。

《岛夷志》一书,堪称一本古代中外交通、地理、经贸志,也是一本古代亚非风俗志。书中内容涵盖经济、人文、地理、风俗、气象等内容,涉及200多个当时的国家和地区。《岛夷志》中包含有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记述了元朝当时的货物出口情况,记载有许多珍贵的当时的航海高科技资料。同时,书中还第一次对外国的地理、地脉进行分析,对各地的气候特征按照冷、暖、热、凉、温进行分类,对季节和降雨情况进行记录,对各地土壤进行三级二等的分类,对各地树木、农作物作了记录。书中同样记载了许多当地的纺织、酿酒、造船、陶瓷金属工艺等技术。尤其是书中两次疑似对澳洲的详细记载,更是见诸于世的关于澳洲的最早文字。欧洲人知道这块大陆,那是200年以后的事了。

曾两次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曾经说过:“余昔观《岛夷志》,载天时气候之别,地理人物之异,慨然叹曰,普天下何若是之不同耶……然后知《岛夷志》所著者不诬。从马欢的叙述中不难看出,汪大渊《岛夷志》中的所记所载,不但得到了郑和船队的验证,更有可能是这个伟大航海家的启蒙读本和航海指南。

汪大渊冤不冤?

汪大渊比郑和的航海伟业早了75年,而且航行的路线更远,范围更大。郑和的官方海图记录先是被束之高阁,接着又被付之一炬。除了激励后人,炫耀历史,什么也没有留传下来。而汪大渊,却给我们留下了一本珍贵的《岛夷志》。如果说马可-波罗把中华介绍给了世界,那么汪大渊就是把世界介绍给中国的第一个人。西方人说汪大渊是东方的马可-波罗,有人把《岛夷志》列为影响中国历史的100本书之一,看来是有充分依据的。

但是,马可-波罗在欧洲火了个一蹋糊涂,郑和在中国火了个一蹋糊涂。唯独汪大渊,一直无声无息。同样是航海,人家郑和简直就是中国人航海史上最耀眼的那座灯塔;而汪大渊,却如同一块暗礁,始终为浩瀚的大海所淹没。

这,到底是为什么?

有人说,汪大渊算不上航海家,因为他既无自己的船队,也不懂航海技术,更没有经验。汪大渊的身份,只是一名乘客,一名历史地理的观察者和记录者而已。那么请问:郑和有航海的技术和经验吗?也没有。如果说有,也是像马欢一样,是从汪大渊那里学来的。不错,郑和是有船队,而且是有200多艘船、几万名官军护航的超豪华船队。但这只船队也不是郑和个人的,是官派的,不,是皇上派的。所以,以此证明汪大渊不是航海家而郑和是航海家,是说不过去的。

而唯一说得过去的理由,也恰恰在这里:郑和是官派的,不,是皇上派的。他的身份是当官的,船队是国营的,经费是划拔的,生意是垄断的,收益是皇上的。而汪大渊,只不过是一个借船出海的中小微企业主,甚至是一个连营业执照都没有的个体户。汪大渊收获的,无非是一本无足轻重的小册子和维持生计的散碎银两;而郑和得到的,却是万国来朝的大好局面。如此这般,你汪大渊还有什么可冤屈的?

是的,比千千万万个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来的航海先躯们比起来,汪大渊一点也不冤。他虽然没有像郑和那样家喻户晓,但也毕竟青史留名。但也有人给汪大渊叫冤,认为他的功劳一点也不比郑和小,却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荣誉。这么说,就有点不识时务了。是的,汪大渊没有错,他已经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到了极致。但有一点,汪大渊绝对做不到,那就是刚才说过的"万国来朝的大场面。而正是这个大场面,才是永乐皇帝们最钟情的政治上的出海口,心理上的航海图。郑和替皇上做到了,所以郑和才得到了那么高的荣誉。

所以说,汪大渊,你不冤!


汪大渊冤不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下跪养生术
后一篇:唐朝的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