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需要“没死角”

(2018-02-08 12:04:47)

一位工作上“往死缴”的朋友评价另一位生活上“没死角”的朋友说:“虽然你不热爱生活,但生活却总是热爱你!”虽是调侃,却也精辟。说是调侃,是因为这位朋友不但热爱生活,而且是全方“没死角”式地爱;说是精辟,是因为生活这东西很讲理,很懂得回报,你爱她,她便爱你,虽然爱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

古往今来,“没死角”式地热爱生活的大有人在,最有代表性的,除了现如今我的这位朋友,当是非李渔莫属了。

生活需要“没死角”

李渔,字谪凡,号笠翁,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在明朝的时候中过秀才,但过着过着就到了清朝了,从此便断了科举入仕的念想,一心一意地开始了他独具特色的生活之旅,那就是边生活,边热爱生活。

李渔热爱生活,所以也自然而言地热爱钱。但他赚钱的方法特别又先进,那就是投身文化产业。李渔有文采,所以他能靠写书卖书赚钱。他不但写《十二楼》、《肉蒲团》等属于“扫黄打非”对象的畅销书,也编《资治新书》这样的干部读本,很是发了一笔横财。更令人叫绝的是,他还有超强的版权保护意识,义正言辞地把侵权者斥为“中山狼”,并警告说,如有侵权,将“当随所在之官司而控告焉”。除了写小说,李渔更热衷于写剧本,流传至今的《凤求凰》、《玉搔头》等都是他的杰作。他之所以喜欢写剧本,也与他热爱生活有着莫大的关系。李渔认为,戏曲本身是最贴近生活的。戏曲创作的直接目的是舞台演出,演出的对象是普通百姓,普通百姓对戏曲的欣赏程度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能够“观听咸宜",所以才“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李渔不但写剧本,还兼任导演,更是剧团的CEO。他带领他的剧团巡演大半个中国,达官贵人之家都是他的服务对象,受赠颇厚,取得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李渔热爱生活,当然也得爱女人。当今的文艺界“潜规则”,而集编剧、导演、老板于一身的李渔,绝对堪称和女演员“潜规则”的鼻祖。但李渔可不像现代许多人那样始乱终弃,人家“潜规则”以后,都会很负责任地将女演员娶为房室。李渔不但擅长“潜规则”,而且对女性的美也十分地有研究。在他看来,女性之美包括形态、衣饰、气质等内容。在形态方面,女性美的要素包括肌肤、眉眼、手足等,但最主要的却是女性的“媚态”。他说:“媚态之在人身,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是无形之物,非有形之物也。”女性的服饰,一定要遵循“物服从于人”的原则,要符合“衣以章身”的道理。首饰也如此,过度的装饰,会掩盖和减损女性本身的娇媚,所以一定要避免“但见金不见人”的误区。而要提高女性的气质,则必须要学文习艺。“欲其声音婉转,则必使之学歌;学歌既成,则随口发声,皆有燕语莺啼之致,不必歌而歌在其中矣。欲其体态轻盈,则必使之学舞;学舞既熟,则回身举步,悉带柳翻花笑之容,不必舞而舞在其中矣。"

生活需要“没死角”

李渔对女性美的论述,是写在他的著作《闲情偶寄》里的。当然,《闲情偶寄》这部书可不是专写女性的,而是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吃、喝、拉、睡,无所不包,而且通通提升到了生活美学的高度。

比如在“住”的方面,李渔就详解了房舍、窗栏、墙壁、联匾、山石等方方面面。他认为,房子不能太小,更不能太大,而要和人相称,所以“吾愿显者之居,勿太高广"。他尤其看重窗栏的作用,认为窗栏是区隔“物"“我”并制造出天然图画的关键,“开窗莫妙于惜累”。对于花草树木,他也颇有心得,不同的花草要合理搭配,才能取得“美人如花隔云端”的艺术效果。对家中的物品陈设,更是大有讲究。李渔认为,虽然房间是静止不动的,但家中的陈设却是活的。通过对家中生活用品陈设的位置变动,便可达到"眼界关乎心镜,人欲活泼其心,必宜活泼其眼”的独特境界。

又比如,李渔喜欢吃,而且主张吃的最高境界在于鲜,“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鲜。"为此,他颇下功夫,甚至为了美美地品蟹,竟然特意花钱聘位“蟹奴”为他服务。他把睡觉也高度地美学化,人睡在中意的床帐之中,便“身非身也,蝶也,飞眼宿食尽在花间;人非人也,仙也,行起坐卧无非乐境。”他热爱行走,赏花阅草,其乐融融。他虽然不善饮酒,却能发现吟酒的妙趣,“不好酒而好客;不好食而好谈;不好长夜之欢,而好与明月相随而不忍别。”至于听琴观棋,看花赏鸟,畜养禽鱼,浇灌竹木,也都是他的最爱,而且爱的彻底,爱的有滋有味。总之,正如他自己所说:“睡有睡之乐,坐有坐之乐,行有行之乐,立有立之乐,饮食有饮食之乐,盥栉有盥栉之乐,即袒裼裸裎,如厕便溺,种种秽亵之事,处之得宜,亦各有其乐。故能见景生情,逢场作戏,即可悲可涕之事,亦变欢娱。”

林语堂说:“中国人在玩耍寻乐的时候,比之干正经事的时候远为可爱。中国人上政治舞台,荒诞不经,进了社会,稚态可掬;空闲的时候,方是最纯良的时候。”也正因为如此,林语堂十分地推崇李渔。甚至针对李渔对睡觉的态度,林语堂竟然放出了“待人们懂得李笠翁所讲的睡眠艺术,那时人们才不愧以文明自负。”对此,我倒想借题发挥一下:待人们懂得李笠翁所讲的生活艺术,那时人们才或许成为真正的文明人!

生活需要“没死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官场现金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