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之味

说起耕作的滋味,其中辛苦自不待言,但文人骚客们却总把耕作描绘得令人向往,完全一种只看贼吃肉,没见贼挨打的味道。其实,耕作的主要目的不是玩耍,而是生计,所以胡君复说“山地种菜,水乡捕鱼,无穷生计;本色清舍,寻常茶饭,此地人家。”尘世如此,佛家亦然,所以薛时雨说“种菊成亩,种药成畦,此是僧家本分;有鸟休罗,有鱼休网,长留佛地生机。”耕作之外,再伴之以读,则更加完美了,所以“耕读传家”成了著名家训,所以左宗棠说“要大门闾,积徳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耕作不但是个人生计,还是社会必需,所以黃炎培说“农有余粟,女有余布,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货无弃地,力不藏身,盗贼不作,是为大同。”而读书可不单纯是生计了,或者说读书是为了出人头地更好地生计。所以读的书并不是农业科技,而是圣人言。所以陶行知说“与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梁菽麦黍稷下功夫”的人少之又少。可奇怪的是,人一旦不用耕作而当官享福之后,却又舍不得曾经的耕读,所以林则徐说“官游到处身如寄,农事何时手自亲。”然而说归说,做归做,几千年才出一个陶渊明,所以方士鼐说“君为五斗米辞官,喜东篱寄傲,北牗迎凉,令天下折腰人顿生愧悔;我乘半帆风到此,看南岭过云,西江隐月,愿吾侪游宦者,早赋归来。”。
大唐边塞诗人岑参也曾在长安西郊隐居耕读10年,但是在身为刺史的父亲去世后家道衰落,不得已而为之。而且事后看来耕不是目的,读才是目标。后来高中榜眼,也做了兵曹参军。如愿以偿的他后来却怀念起原来的耕读生涯,所以他说“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涧水呑桥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钓鱼竿。”但他也是说归说,做归做,宁可带着他的理想投笔从戎,也再不肯回去种地了。
时至今日,附庸风雅者有之,附庸风俗者更有之,所以艳羡耕读的人大有人才。但若真让这些官爷们解甲归田,官员自己羞红了脸不说,保准让别人笑掉大牙。不信,你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