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风流叫“疯"流

人们说“文人自古多风流”,特别是在号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的宣传下,把风流才子们的形象演绎的更是有鼻子有眼。可但是,这次我们又失望了,因为唐伯虎真的不风流,或者说他真的没资格风流。
唐伯虎小时候家境还算殷实,初步具备风流的基本条件。但他并没有选择公子哥们的生活方式,而是刻苦该书,所以16岁时便考取了头名秀才,29岁得中解元。这期间娶的第一位妻子因难产而死,后续娶徐氏为妻。然后,他踌躇满志地为考取进士而奋斗,以便更好地一展风流。没想到,因牵涉程敏政、徐经的考试舞弊案,仕进之路被堵了个严严实实。还好,皇上欣赏他的才华,让他去浙江当个县官。谁料想唐伯虎风流不成,却来了疯劲:坚辞不受。妻子徐氏闻听后气得是张牙舞爪,干脆卷起铺盖卷寻找新的风流去了。而唐伯虎也不含糊,从此离家出走,开始了游离山水之间,靠卖字画为生的“风流"生活。卖着卖着,竟然也卖出个红颜知己来。唐伯虎靠卖卖画所得在苏州买了几间破草房,却起了个风流的名字,叫“桃花庵",总算过上了稍微安定点的日子。更幸运的是,一个叫做沈九娘的女子来到他的身边,成了他的伴侣。怎奈好梦不长,没过多长时间,沈九娘就香消玉殒了。从此,唐伯虎真的是孤家寡人到终老。
虽然唐伯虎风流不成,但"疯"流还是有的。除了平时给人疯疯癫癫的感觉外,他还靠装疯躲过一劫。穷困潦倒之际,封藩在南昌的宁王朱辰濠邀请他前去效力。这对唐伯虎来说无异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于是便欣然前往。可时间一长唐伯虎发现苗头不对:这小子是想造反啊!于是他便设计脱身之计,开始装疯卖傻。他整天喝大酒,耍酒疯,脱光衣服满大街裸奔。朱辰濠只好放他回家。
如果说唐伯虎装疯装了一次,那么另一个国画宗师朱耷,则是装了半生。这朱耷乃是明皇室后脔,巧了,而且正是出自宁王一枝。朱耷的绘画艺术为时人世人所赞叹,明亡后却削发为僧。虽入佛门,却发现佛门也并非完全清闲之地,于是他便装起疯来。他整天忽大笑,忽大哭,有一天晚上干脆把自己的僧衣撕碎,投入火中焚烧,然后独自从临川走回南昌。他常常跑到大街上手舞足蹈,疯态百出。他本来极善言谈,此时却不与任何人说话,有人搭讪,便以哑字示人。有个武人强迫他去府上画画,而且几天不让回家,朱耷就在人家大堂上拉屎撒尿。他不但装疯,还装“驴",自己起个雅号叫“驴”,有时画完画干脆就在画上签一个“驴"字。正是这个"驴"字,把朱耷的风流与“疯”,衔接的天衣无缝。
如果说唐伯虎和朱耷是装疯,那么另一个奇才子徐渭可就是真疯了。徐渭也是明朝人,他在诗文、书法、戏曲、绘画等方面均有独特造诣,特别是在水墨大写意花卉方面创造性的贡献犹为突出,走笔如飞,泼墨淋漓,直抒胸臆。但他为文作画最反对墨守成规,文章"不合规寸”。而正是这"不合规寸”的性格,最终把好端端的一个风流才子逼成了一个真正的疯子。有人把他的一生用数字进行了总结,说他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冤狱,八次不第,九番自杀。而这坎坷一生的源头,却皆由他"不合规寸"而来。科举,几乎是古代文人唯一的进阶之路。徐渭自视甚高,自谓"读书下笔万均力”,一直坚定地认为考取个功名不在话下。可能把人逼疯的现实却是,他连考八次却每每落榜,原因就是因为他写的文章不合套路。有传闻说,徐渭之所以以"文长"之名行世,就是因为他讨厌八股文,所以每次考试都故意将文章写的很长很长,纸写满了就在桌子上写,桌子上写满了就在凳子上写。你说,这路数怎么可能金榜题名?
好在“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虽然徐渭屡试不中,但抗倭名将胡宗宪仰慕他的大名,力邀其入幕。而徐渭,也因此在胡宗宪手下度过了志得意满的五年时光。怎奈命运捉弄人。胡宗宪因受严嵩牵涉被捕入狱,徐渭不但失去了靠山,而且担心自己被牵连而整天提心吊胆,终于抑郁成了疯子。病情发作时把三寸长的铁钉贯入耳朵里却不知道疼,用斧子砍自己的头竟至颅骨破裂,用锤子不断击打自己的肾囊灬如此九次,却又一次次活过来。和妻子因琐事争吵,恍惚间将妻子杀死,并为此蹲了七年大狱。可就是这么个疯子,却画就了一幅幅沁人心脾的画作,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另一种风流佳话。
风流也好,"疯”流也罢,他们内心的世界也许假的风流之士或真的疯子永远也窥探不出来。也或许,正如唐伯虎所说:"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