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五十三回读后感
(2018-07-16 12:02:15)
标签:
读书杂谈 |
分类: 水浒传 |
第五十三回 戴宗智取公孙胜 李逵斧劈罗真人
概括:戴宗和李逵去找公孙胜,李逵受教育。
两人在二仙山找到公孙胜。
罗真人不放公孙胜下山,李逵夜袭真人。
躲过一劫的真人教训李逵,答应公孙胜下山。
登场无。
戴宗管得住李逵。李逵始终是个我行我素的熊孩子,与他搭档的,可分成管得住他的和管不住的。四十三回朱贵是管不住的,像是溺爱孙子的老奶奶,只能跟在后面收拾他闯下的祸(铲屎)。
戴宗当属管得住的,他和李逵就像班长和普通学生的关系,由班主任宋江带着。他们都是学生,身份平等。但戴宗的话,对李逵有一定力度。李逵开始就是戴宗手下的小牢子,戴宗去送信前让他守着宋江,李逵就断了酒。为何李逵这个直性的人要偷偷摸摸开荤?他答应了戴宗吃素,不敢公开犯戒,这不正说明李逵会听戴宗的话吗? 相比四十三回,李逵对着朱贵直言不讳要吃酒肉,朱贵拦不住。
戴宗神行法威力不大。神行法乍看神乎其神,其实只是一匹高配千里马。没有超越时代。戴宗日行八百里,还能带个人,自然方便。(戴宗没有带过多个人,否则梁山好汉机动力堪比伞兵。)但其实千里马驮人,效果类似。神行法还有两个小奥秘:别人搭了你神行法的便车,你可以控制他行走还是停止,为所欲为,活人成了你的遥控赛车。不过这只有开玩笑时候用得着。
引用:戴宗笑道:“我的神行法也带得人同走。我把两个甲马拴在你腿上,作起法来,也和我一般走得快,要行便行,要住便住。不然,你如何赶得我走?”杨林道:“只恐小弟是凡胎浊骨,比不得兄长神体。”戴宗道:“不妨,我这法诸人都带得。作用了时,和我一般行;只是我自吃素,并无妨碍。”
戴宗(对李逵)道:“如今敢再瞒我吃荤么?”
戴宗转回头来笑道:“你今番依我说么?”李逵道:“你是我亲爷,却是不敢违了你的言语。”戴宗道:“你今番却要依我。”
戴宗为何要李逵吃素?神行法的副作用只是戴宗一人吃素。四十四回戴宗告诉了我们。他首先要李逵乖乖听话,吃素是整治李逵性子的形式。戴宗不愿意李逵瞒着他,隐含说,只要征得了我的同意,偶然开荤也ok。吃素中,重要的是忌酒防惹事。
引用:戴宗从背后赶来,叫道:“李大哥,怎的不买些点心吃了去?”
这是戴宗的嘲讽,仅仅三个字但很有力度。戴宗一向称呼李逵“你”,这里的“李大哥”,可译为“您老人家不是能吗,咋不上天呢?”,大大折李逵的寿。倒是落入戴宗手里的李逵,对戴宗称呼辈分不断升级,哥哥,老爹,亲爷,赶紧打住,再加辈分戴宗就要进坟墓了。
李逵因牵连柴进,自告奋勇寻找公孙胜,是他勇于承担责任的淳朴。他吃了戴宗的亏才听话,是他欺软怕硬的狡猾。
李逵的鲁莽有用。公孙胜老妈推诿儿子不在,不想让狐朋狗友打扰儿子上进。戴宗说好话不行,就让李逵做坏人。老妈被吓倒,公孙胜才被请出来,可见他一直在观察。戴宗也承认是他指示的,没有再冤枉李逵。
引用:(四十二回)晁盖道:“一清先生,此去难留,却不可失信。本是不容先生去,只是老尊堂在上,不敢阻当。百日之外,专望鹤驾降临,切不可爽约。”公孙胜道:“重蒙列位头领看待许久,小道岂敢失信!回家参过本师真人,安顿了老母,便回山寨。”
公孙胜严重旷工。公孙胜探望老母前,正值江州劫法场,中元节之后。而本回之前,在中元节,李逵杀死小衙内,公孙胜离开山寨有一年,长期挂名领空饷,不愧天闲星。而且公孙胜被老母,师父拉住,本意也不想回山寨,故意旷工。
晁盖亲近公孙胜。公孙胜临行前,晁盖的叮嘱,或许预料到他会爽约,了解他。践行会也是晁盖发起的,所以戴宗一直拿着宋江的名头劝说公孙胜,不合适,是作者的疏忽和偏心。
公孙胜家有庄园,老娘生活有保障。
引用:罗真人道:“吾弟子既脱火坑学炼长生,何得再慕此境?自宜慎重,不可妄为。”
李逵问道:“那老仙先生说甚么?”戴宗道:“你偏不听得?”李逵道:“便是不省得这般鸟则声。”
李逵不懂文绉绉。这个细节要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罗真人拒绝公孙胜下山,却没说一个不字。李逵听不懂很自然,寥寥几笔加深他五大三粗的固有形象。
软弱犹豫的公孙胜。公孙胜先为母亲,师父推辞重返梁山,再把皮球踢给师父,下山要征得师父同意。既然师父驳回了,他就该一个人厚颜无耻地过上从此长生不老的生活,对戴宗面子也挂得住,偏偏他又不死心,第二天再去请求师父。这个细腻多变的三十多老处男。
引用:真人笑道:“本待不教公孙胜去,看他的面上,教他去走一遭。”
引用:罗真人笑道:“贫道已知这人是上界天杀星之数。为是下土众生作业太重,故罚他下来杀戮。吾亦安肯逆天,坏了此人?”
罗真人为何改变主意?正是因为李逵和他背后的天意。李逵看似抡大斧,实为代天罚罪,堪比圣经索多玛的大火。宋江的起义有所谓天意支持,再扣着公孙胜就是逆天,罗真人也不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