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四十六回读后感
(2018-07-11 17:10:34)
标签:
读书杂谈 |
分类: 水浒传 |
第四十六回 病关索大闹翠屏山 拚命三火烧祝家店
概括:石秀与潘巧云对质证明清白,杨雄杀潘巧云。
时迁偷鸡,石秀三人与祝家庄势力产生矛盾。
石秀三人被祝家庄人追赶,时迁被捉。
登场:鼓上蚤
引用:石秀道:“此间东门外有一座翠屏山,好生僻静。哥哥到明日只说道,我多时不曾烧香,我今来和大嫂同去,把那妇人赚将出来,就带了迎儿同到山上。小弟先在那里等候着,当头对面,把这是非都对得明白了,哥哥那时写与一纸休书弃了这妇人,却不是上着?”杨雄道:“兄弟,何必说得,你身上清洁,我已知了,都是那妇人谎说。”石秀道:“不然,我也要哥哥知道他往来真实的事。”
引用:石秀也把迎儿的首饰都去了,递过刀来说道:“哥哥,这个小贱人,留他做甚么?一发斩草除根。”
杨雄石秀复合。和尚被杀死在巷口,离杨雄家不远,证明了潘巧云的奸情。杨雄想找石秀和解,又被石秀抢先一步。取得了杨雄的完全信任后,石秀倒显出胜利者的大度,一定要找潘巧云对质清楚。
石秀的私心。好汉脾气,杨雄杀妻很自然,但石秀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显得阴险。石秀嘴上说杨雄查明真相后,一纸休妻,但你看看他安排在什么地方!僻静的翠屏山,支开的轿夫正好做凶.案第一发现人。等到杨雄发怒,杀人已是箭在弦上,石秀又递上刀子,像是给箭尾装上螺旋推进器。
石秀算是坑害杨雄,诱导他杀妻。为何?在四十四回,石秀对梁山心向往之,又有了戴宗的关系。他想上山,但他更想一直待在杨雄身边。杨雄夫妻矛盾本不一定要死人,石秀却把事情闹大,杨雄杀人后,询问他对策,石秀脱口而出:上梁山。这是他计划好的。
引用:杨雄便揪过那丫头跪在面前,喝道:“你这小贱人!快好好实说:怎地在和尚房里入奸,怎生约会把香桌儿为号,如何教头陀来敲木鱼。实对我说,饶你这条性命。”
石秀杨雄讯问潘巧云。类似于武松审问潘金莲,都验证了“逼供出真相”,石秀从两人中挑了软弱者开刀,潘巧云就无法顽抗。这里有个纰漏,奸夫淫妇在寺庙成奸一事,前面头陀没有告诉石秀,就算猜,“在和尚房里”的细节是猜不到的。
时迁搭伙上山。时迁是好汉的下限,倒数第二的排位符合小人物气质,倒意外好记。时迁其实是梁山的广告,就像千金买马骨,告诉天下好汉:梁山时迁都收,你还不上梁山?
杨雄的杀人罪利于他上山。知府从毛利小五郎变身柯南破案。
时迁服侍杨雄石秀殷勤。
祝家庄是大地主。祝家庄掌管五七百户佃农,有自己的堡垒和军事组织,可谓国.中.之.国,割.据势力。它的存在应当不被封建王朝允许。
石秀三人在祝家店闹事。矛盾是逐步升级的,店小二是个较真的人,如朴刀不卖就不卖,小二搬出一套规定,这也体现祝家庄纪律分明。时迁偷吃了店里报晓鸡,本是可以用钱摆平的,店小二却不懂变通,只是要回鸡。表面上是偷鸡引发的血案,其实是双方对梁山正义性评价不同。店小二口口声声骂好汉为贼,触怒了即将上山的石秀三人。
之前我对时迁外号理解有错误。根据百度,鼓上蚤,蚤作“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