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第三次主题教研活动

标签:
数学 |
分类: 数学组教研活动 |

鳌江镇第十五小学校本培训记录表
项目名称 |
《搭配一》 |
项目负责人 |
黄少锋 |
活动时间 |
10.27 |
活动地点 |
录播室 |
活动主题 |
如何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有序思维能力 |
主讲人 |
庄庆宝 |
参加对象 |
鳌江十五小全体数学老师 |
申请学时 |
|
活动内容及进程 |
一、庄庆宝老师进行课例展示 二、进行评课活动 1、庄庆宝老师说教学反思及困惑 2、郑小辉老师针对“如何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有序思维能力”进行分析 3、以年级为单位分组讨论 4、集体交流 5、全体数学老师轮流进行评课 三、介绍与鳌江七小第10周周四下午线上教研,第10周周五上午线下教研相关事宜 |
||
活动反思与建议 |
此次活动,庄庆宝老师进行课堂展示,课例紧扣本次活动的主题,让参与活动的老师受益良多。 |
研修活动主题 |
如何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有序思维能力 |
||
研修活动时间 |
10.27 |
||
上课课题 |
搭配一 |
||
上课教师 |
庄庆宝 |
记录教师 |
陈雯婷 |
我对这节课的看法 |
庄老师《搭配》从目标上看庄老师制定的比较具体,整个教学流程很清晰这节课让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通过让学生摆数字卡片,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究实践,总结出搭配方面自己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总结出搭配中的方法,暨“固定法、交换法”,并加以总结,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要做到有序思考,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让学生来了解方法的重要性。此后,从具体到抽象,用数字排列。最后引申到同一模型下的排队问题。 |
||
我对这次活动主题的看法 |
2、铺垫学习,注重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1和2组成一个两位数环节,让学初步接触利用数字组成一个数的可能性是多个的,并在这个环节中聚焦关键信息理解——“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不同”,在操作之前目标任务要求,避免后续放手练习1、2、3组成两位数环节中的出现11、22、33此类不必要的错误。 |
课题 |
搭配一 |
课型 |
新授 |
课时 |
|
课次 |
|
教材 与 学情 分析 |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渗透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为便于学生理解,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使学生对排列的有序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依据一定规律来处理排列问题,做到不重不漏,为以后探索其他有关的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需要用排列的知识来解决,如数字组成数、照相时的位置安排等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时也可能运用到排列知识解决问题,但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排列”的数学思想只需感知,而不需教给他们“排列”的有关概念术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自主尝试学习解决问题,经历简单的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逐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
||||||
目标 与 重 难点 |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尝试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渗透“排列”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
||||||
教学 准备 |
多媒体 |
||||||
过 程 设 计 |
板块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新客人,你们看过《西游记》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他们又有什么故事发生。 不好了!师父被抓走了!我们帮孙悟空一起去救师父吧! 要求1:密码是由1和2组成的两位数,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不同。 问题: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不同是什么意思呢? 问题:密码究竟是哪个两位数呢? 反馈:12、21。 问题:还有没有了?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反馈:这两个数交换了位置。 师: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交换了位置,就得到了两个数。门锁究竟是哪个两位数呢? 要求2:门锁上的数比20小。 反馈:12。 板块二、探究新知 活动1、读一读 师:你们真聪明,孙悟空三人凭着门锁号码顺利进去了,但是他们又遇到困难了,师傅被关在笼子里,我们来帮帮他吧! 材料:密码都是由1、2、3组成的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不同,能组成哪些两位数?有几个? 问题1: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十位上的数和个位的数不同) 问题2: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活动2:摆一摆,写一写,数一数 要求: 1、利用手中的三张数字卡片摆一摆,把结果记录在学习单的方框里。 2、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同桌交流) 活动3、说一说 T:谁来汇报下你们的成果? 预设1、遗漏:12、31、32、23、13漏掉了一个21。 预设2、重复:12、23、31、32、12、13、21。
预设3、无序:12、23、31、13、21、13。
预设4、有序:
固定个位法:先确定个位,再改变十位上的数。21、31、12、32、13、23
师:这几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学生说。 小结:有序地排列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孙悟空三人成功地解救出了师傅,恭喜他们。同时也要恭喜你们,在解密码的同时,你们也学会了对数字进行搭配(揭题)。 板块三、点拨提升 活动1、探究写数 1、同学们如果把1、2、3里面的2换成0,你觉得还能写出六个两位数吗? 2、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写在学习单上。 活动2、练一练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排队吃饭,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排法?
问题:同学们,为了方便做题我们可以给他们三人标上什么呢? 预设:标上序号
活动3、思考题 有三把钥匙和三把锁,粗心的小明把钥匙弄乱了,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所,最多开几次,就能把三把锁都打开? 板块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
作业 设计 |
|
||||||
板书 设计 |
|
||||||
教学 反思 |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1、尽管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但部分学生在变式中还是出现了重复或遗漏现象。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本课所学内容,有些题型略加改变,学生便无从下手了。 2、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有些问题设计语言不够精炼。 3、我反复思考兰老师给我的建议“更多的发现,还可以留给孩子,能做到教师在不提醒的情况下,孩子们悟到个数是统一的(除0之外),悟到有序思考是多么的重要”,我觉得应该在学生反馈完4之后,其他的数字时呈现多幅作品让孩子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搭配的思想方法不仅在学生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搭配是比较陌生有趣的,也是比较难的。重点是让二年级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排列问题,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个层次是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两位数,第二个层次时候数出满足条件的两位数的个数。
有幸听了庄老师《搭配》从目标上看庄老师制定的比较具体,整个教学流程很清晰这节课让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通过让学生摆数字卡片,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究实践,总结出搭配方面自己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总结出搭配中的方法,暨“固定法、交换法”,并加以总结,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要做到有序思考,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让学生来了解方法的重要性。此后,从具体到抽象,用数字排列。最后引申到同一模型下的排队问题。
亮点;
1.创设情境,为了让学生能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教师做了精心的设计。通过西游记救师傅,找数字密码,让孩子们在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享受助人为乐的乐趣,享受到学好数学带来的成就感,让学生能更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2、铺垫学习,注重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1和2组成一个两位数环节,让学初步接触利用数字组成一个数的可能性是多个的,并在这个环节中聚焦关键信息理解——“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不同”,在操作之前目标任务要求,避免后续放手练习1、2、3组成两位数环节中的出现11、22、33此类不必要的错误。
3.庄老师极其从容、幽默,看得出孩子们也很喜欢他的课堂。
几点困惑:
1.是否要出现出现2×3这样的乘法算式:学生刚学习了乘法,思想上又处于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在经过前面一系列的讨论交流后,学生能意识到有序搭配,在这个前提下,可以看得出有三组,每组有2种不同的搭配。
2.课堂学明白了,但作业本坐不明白:作业本中的练习形式多样,但是本质都是排列问题,学生看不懂、排不明白。
魅力课堂展风采,共同教研促成长
十月的天空格外的清爽,暖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心情也特别的舒畅。10月27日下午,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天气里,鳌江第十五小学的数学组教师们聚集在学校的录播教室开展教研活动。
庄庆宝老师带来了数学广角《搭配》一课。庄老师风趣幽默的上课风格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庄老师基于研读教材的基础,抓牢研究搭配问题的基本方法,从有趣的破解密码的情景进入课堂,取材学生,通过层层的对比和方法的优化,引导学生感悟到“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并抓住“搭配”的本质,不断让学生说他们是怎么研究出所有的可能,体现有序思考的优势。孩子们学的开心且富有成就感,在“解救唐僧”的情境中体会到了数学对生活的作用。最后,庄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有趣的思考题,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搭配方法的本质探求。
随后,教研组的老师们对本次进行了点评,指出这堂课让全体老师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时也针对这堂课提出了一些见解。
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更加认识到,应该多学习、多思考,努力成为一位学习型和研究型的教师,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会继续开展我们的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风采,让教研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