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月初寒尚小凄凄岁暮风

小寒 | 月初寒尚小
凄凄岁暮风
小寒
2025年1月5日
甲辰龙年 腊月初六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冬季的第五个节气。《七十二候集解》");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中解释:“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是冷气积久而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气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节气位于全年最冷的“二九”到“三九”之间,有民谚称“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也就是说,小寒节气的到来,标志着严冬来临,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正式开启。
小寒气韵
凛冽寒风刺骨吹 小寒不“小”胜大寒
“凛冽寒风刺骨吹,三江五岳冷愁眉。”在我国北方地区一直流传着“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的说法,意思是说,小寒节气要比大寒节气的时候更冷,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这话不假,对于我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一月往往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候,远比早春二月要冷,而小寒节气正处于一月伊始。此时,我国的季节版图上,冬季已经轻松坐拥900万平方公里山河,达到一年中的极致,待到小寒结束之时,华南一些地方或将开始逐步入春。
小寒节气冷空气活动频繁,全国各地气温下降明显,尤其是北方地区可谓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南方多地也是霜雪交加,肌骨透冷。
据气象数据显示,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全国平均气温最低的节气,仅-5.1;其次是大寒节气,为-4.5,这也再次佐证了“小寒胜大寒”的说法。进入小寒时节,淮河以北平均气温基本在0以下,尤其是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以及北疆地区基本处在-15以下,天寒地冻;而在南方,秦岭、淮河一线在小寒节气期间的平均气温也基本在0左右,江南、华南北部地区处于一年中较为干冷的时期,虽然相对北方来说谈不上天寒地冻,但没有暖气护体的南方朋友们要扛住“魔法攻击”带来的彻骨寒冷或许只能靠“一身正气”。
小寒物候
大雁往北迁 风吹梅花香
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乡:“乡”是趋向之意,大雁感受到阳气的萌动,开始向北迁移。
二候,鹊始巢: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准备繁衍后代。
三候,雉始雊(gòu):雉是野鸡,雊为求偶鸣声,雉鸠开始发出鸣叫,寻找爱情的春天
小寒节气,也是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起点。每年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每五日为一候,共二十四候,每候都有一种花卉绽蕾开放。小寒的“花信”三候为:一候梅花,二候山茶花,三候水仙花。其中梅花当属最应景、应季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腊月里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品格高洁,暗香撩人,既是冬日里别样的点缀,也是寒冬将尽的报春花。
农事方面,由于中国南北地域跨度大,因此即使同样身处小寒节气,不同地域的农事活动也不尽相同。在北方,大部地区的田间已经没有太多的农活,处于歇冬阶段,主要任务是在家做好菜窖、畜舍保暖,造肥积肥等工作。
而在南方地区,当地小寒节气期间依然农事繁忙。农民朋友们需要及时给小麦、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华南大部分地区则主要是需做好防寒防冻、积肥造肥和兴修水利等工作。
小寒风物
北风萧萧 吃饭驱寒
古诗云:“霜风落叶小寒天”,可见小寒霜风刺骨,寒冷到了极致,大地万物也是一片萧条,这时在食补养生方面自然要遵从补血增温的原则,提高能量储备,补充身体散失的热量。有意思的是,小寒在食补方面,却总与一个“饭”字息息相关。
腊八粥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通常处于每年的小寒节气期间。腊八节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成道之节日,后逐渐演变为民间节日,其习俗主要是喝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在古代的做法比较讲究,工序也比较复杂,其熬制食材远远不止八样那么简单,演变到现代逐渐简化,目前我们常喝到的腊八粥主要配料一般为:糯米、芝麻、苡仁、桂圆、红枣、绿豆、莲子和花生等八种食物,各地因物产、口味等因素在食材选择上会略有不同,但总体一致。
腊八粥不仅是习俗和美味,也是冬日里的养生佳品。桂圆、红枣本就是补气血、增加热量的食材,配以大米、糯米等熬制得热气腾腾,在寒冷的冬日里来上一碗,光是端在手里的一刹那,已经被浓浓的暖意治愈了吧。
糯米饭
“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在广东等地,流行在进入小寒节气这天吃糯米饭驱寒。当然,当地的糯米饭并不只是把糯米煮熟那么简单,里面会配上炒香的腊味,比如腊肉、腊肠等,再加上香菜、葱花等辅料,热腾腾地煮上一大锅,吃起来特别香。值得一提的是,腊味在广东的“腊八饭”里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是因为其脂肪含量高,可起到驱寒、耐寒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糯米本身黏性大,气味较重,需要一些油脂类掺和吃起来才香。
菜饭
每年的小寒节气,南京人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里食材的内容并不固定,有用糯米、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一起烹煮的,也有用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铺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
菜饭与广东的腊味饭相似但又不尽相同,味道更偏咸鲜。加上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当地有名的土特产,可谓是地道的“南京菜饭”,甚至在不少老南京人眼中,这是能与腊八粥媲美的美食。
小寒虽寒,望春则暖。在冷到极致的节气里,潜藏的万物却正在蓄势待发,腊八粥在积蓄温暖、墙角的寒梅在努力传达春的信息、飘香的腊味中夹杂着逐渐加深的年味……一切的一切,看似寒冷萧瑟,细品却蕴藏着温暖与期盼。
小寒节气来了,腊八节也临近了,那春节还会远吗?在外游历、拼搏了一整年的人们啊,又到了收拾行囊,计划一场回家相聚的时刻了。“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就让我们在无限的期盼之中,抖落一身寒气,心向暖阳待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