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字从何时由“竖排右书”改成“横排左书”的为何这样改

标签:
杂谈 |
分类: 资料 |
我国文字从何时由“竖排右书”改成“横排左书”我们已经十分熟悉现在的书本排版了,左起第一行开始,依次顺序开始,我们觉得十分顺畅,但是熟识古代文书的人,自然会发现我国古代的文字书写是写的竖行,而且是从右起的,和现在的有很多不同,那么是什么时候开始这样改变的呢?
在清朝末年,就有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学习了西方文学,一直提倡汉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力主改变传统的书写方式,改变成从左到右的“横行”排列方式,但是碍于政治原因和历史因素,没能够大力推行。
直到1955年1月1日,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当时《光明日报》的老订户们突然发现,昨天熟悉的报纸改变了排版方式,由原先的“竖排右书”改成了“横排左书”,这一下子,读报的状态全变了,从原先的点头读书变成了摇头读书。
也在这一天,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为本报改为横排告读者》,其中就提到了中国现代书籍报刊的排版方式需要改变,应该跟着时代进步和发展,应该跟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的改变而改变,文字横排是一种发展趋势。
在此之后,著名学者郭沫若、胡愈之等人一同撰文指出文字横排的和血腥,因为人的眼睛是横的,眼睛横看比竖看要宽,阅读的时候眼睛和头部的转动较小,自然省力,不易疲劳,同时也提高了纸张的利用率。
其实早在四年前,陈嘉庚先生在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就提过“汉字横写”的事情,而《光明日报的》实践,率先踏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为之后几个月里,多种报纸改版打响了头炮,到1956年后,全国响应横排左书。
【关注百变历史秀,共享不一样的历史】
前一篇:五伦关系
后一篇:趣说老年人在微信群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