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齐贤:中国历史上最能吃的宰相
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包括北宋、南宋)统治天下将近300年,担任宰相之职者多达上百人,名相也相当多。在这些宰相中,饭量最大的非张齐贤莫属。张齐贤或许不是宋朝最能吃的,却是宰相中最大的吃家。
张齐贤(942~1014年),曹州句容(今山东菏泽南)人,幼时家贫,父亲早死,三岁时随母亲迁到洛阳(今属河南)。这个主儿似乎是饿死鬼托生,特别能吃。史书称他“健啖”,又说他“体质丰大,饮食过人”。这些文绉绉的语言,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张齐贤是大肚汉,特别能吃。他的胃容量惊人,似乎永远没有饱和的时候。关于他的饭量、吃相及吃的轶事,宋朝野史、笔记有许多记载。
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所著《涑水纪闻》记载了张齐贤未得第时的一件往事:张齐贤生于乱世,家世贫寒,但自幼胸怀大志,发愤读书,十几岁便四处求学,到处流浪。他倜傥不群,落拓不羁,一天,在乡村野店投宿。一群打家劫舍的强盗在抢劫、掳掠后,带着大包小包的金银细软到张齐贤寄居的旅店挥霍,进门便大呼小叫地讨酒要肉。旅店中旅客和本村人哪见过这样的阵势,惶恐不安地抱头鼠窜。可张齐贤却没有走,走上前作去,冲那群强盗作了个揖,不慌不忙地说:“小生贫贱,从未吃过一顿饱饭,想求诸位壮士让我大吃一顿,行不行?”强盗们都感到惊诧,其他人见到我们如避之不及,这位年青人却来讨要吃的。给他吃点倒没有什么,反正这么多吃食,他们也吃不完。他们笑了,慷慨地说:“既然秀才不嫌弃我们,有何不可?只是我们都很粗鲁,秀才不要见笑罢了。”张齐贤此时只关心吃,管他什么强盗不强盗。既然这群强盗答应他的要求,他一屁股坐下,满不在乎地说:“所谓强盗,都是世间英雄,肮脏下贱的小人可做不了。”说完,只见他手拿一个大海碗,倒满白酒,就大口地喝了起来。他边大口地喝酒,边用指爪撕开一个大猪腿,如狼似虎地啃起来。这种强盗都看呆了,啧啧赞叹:“秀才真有宰相气派,要不然,怎能如此不拘小节?将来治理天下,可别忘了我们都是不得已当强盗的。”说着他们纷纷拿出金银财宝送给他,张齐贤也不推辞,酒足饭饱之后背了一大包回家了。
北宋学者邵伯温《邵氏闻见氏》有言:张齐贤当年为举子时,家庭贫困,困苦不堪,依附于河南尹张全义门下。他的饭量惊人,一个人的饭量能抵好多个人。正由于他是超级大肚汉,因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他时常处于半饥饿状态,平时难得一饱。只有遇到村中富户作斋事施舍时,他才能饱餐一顿。有一次这个富户再作斋事,施舍食物,张齐贤去的晚了,食物已经被别人吃光了。但张齐贤心有不甘,见这家墙壁上悬挂着一张生牛皮,他向富人讨要过来。背着生牛皮回家后,他拾缀了一下,将其煮熟以后,竟然一点不剩地吃完。宋太祖赵匡胤巡幸西京洛阳,张文贤进献十条计策于马前。宋太祖把他召至行宫,赐给他一大盘卫士们所吃食物。张齐贤也不客气,用手捞取盘中食物边吃边回答宋太祖的问话,毫无惧色。宋太祖对张齐贤十分欣赏,他回到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时对其弟弟晋王赵光义说:“我此次游幸西京,给你觅得一位贤士,名叫张齐贤,真有宰相风度。”
北宋史学家欧阳修《归田录》称张齐贤“体质丰大,饮啖过人,尤嗜肥猪肉,每食数斤”。他不但饭量大,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把药当饭吃。当时汴梁城内,有一座佛寺天寿院,所制风药黑神丸相当有名,用来祛风活血、疏通经络甚为见效。这是一种保健丸药,一般人进服,小小一丸也就足够,但张齐贤却以“五七两为一大剂”,用烧饼夹着吃。宋太宗淳化年间,当他被罢去宰相职务,到安陆州(今属湖北)当知州时,当地人算是开了眼界。安陆山高皇帝远,寻常难得有达官贵人到此,当地人见其饭量和酒量与常人不同,都非常震惊。有一次张齐贤设置公宴,有一位好事的厨师想搞清他饭量到底有多大,就在他请客人吃饭时,专门提来一个金漆大桶。看见他吃什么,就照样向桶内放上一份。他喝一杯酒,也向桶内倒上一杯。到了晚上宴会结束,一个金漆大桶已装得满满当当,都是酒菜,“酒浆浸渍,涨溢满桶”。消息传出,全城轰动,大家都认为此人如此能吃能喝,其享有的富贵,一般人难以达到。
张齐贤特别能吃,但他却不是酒囊饭袋。他曾在宋太宗、真宗两朝担任宰相长达21年之久,对北宋初期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极大贡献,是宋代著名政治家。
张齐贤当宰相时,其张母孙氏,已80多岁了,身体健康,被宋太宗封晋国太夫人。当时宋太宗对张齐贤宠信有加,老夫人经常被邀请到皇宫里做客。宋太宗赞叹她福寿双全,有个好儿子,赏赐之外,还赐诗、写了几道手诏专门问候。宋太宗赐孙氏诗云:“往日贫儒母,年高寿太平。齐贤行孝时,神理甚分明。”有一手诏云:“张齐贤拜相,不是今生,宿世遭逢。本性于家孝,事君忠。婆婆老福,见儿荣贵。”当朝臣子大家都觉得张齐贤很有面子。
与名相寇准被流放、客死他乡不同,张齐贤的结局也很好。他退休后回到洛阳,住在唐代宰相裴度留下的午桥庄,此地风景优美,是洛阳八小景“午桥碧草”之所在。他每天看看松竹,听听琴音,与一帮文人饮酒作诗,优哉游哉,自得其乐。他还在午桥庄门口悬挂告示,谢绝高官来访:“老夫已毁裂轩冕,或公绶垂访,不敢拜见。”他曾赋诗一首显示其得意之情:“午桥今得晋公庐(裴度封晋国公),花竹烟云兴有余。师亮(张齐贤字师亮)白头心已足,四登两府九尚书。”也就是在这段日子里,他写下《洛阳缙绅旧闻记》,共五卷,详细记述了洛阳缙绅的奇闻轶事。
张齐贤72岁病逝于洛阳,这位能吃的宰相,临终还喝了满满一碗人参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