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的回答有点绝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一日,乾隆在上朝时突然问刘墉:“爱卿是否知道我大清一年死去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出生呢?”
刹那,身旁的大臣们,不禁为刘墉捏了把冷汗,封建王朝可不像如今这般科技发达,有相应的联网技术,记录下全国所有新生儿或死亡之人的数量,不可能做到清晰明确的人口密度调查。
皇帝这明摆着是故意刁难刘墉嘛!
刘墉巧用十二属相对答如流,致使君臣皆大欢喜
刘墉也深知,此题根本没有精准的数字答案,但如若自己随便编造一个数量,则是欺君之罪,不仅可能使自己丢了项上人头,甚至会祸及家人。
若憋着不回答,则会被皇帝认为自己不够聪慧,从而失去圣上恩宠。
但比乾隆大9岁的刘墉,毕竟是个“老江湖”,他快速思索了一番后脱口道:“启禀皇上,臣认为大清朝一年生一人,死十二人。”
在朝的众人均疑惑不解,乾隆不解道:“这是何意?出生和死亡之人竟如此不平衡,那我大清还怎么延续辉煌?”
刘墉不紧不慢地回道:“一人指生于今年的皆属同一属相,十二人指死去的那些人皆属十二属相。所以,不管大清一年生多少人,他们都是‘同一属相之人’;而去世的也不外乎在十二属相内。”
刘墉用我国特有的十二生肖属相,指代新生和去世的生命,再如何挑刺,都脱离不了“十二属相”!乾隆听完暗叹起刘墉的睿智来,满朝文武亦是对刘墉敬佩有加!
虽然面对皇帝的“脑筋急转弯”,刘墉的回答听上去有些耍小聪明,但诸如此类小事,他很懂得“投乾隆之所好”,努力给对方一个诙谐幽默而点到即止的答案。
等到嘉庆皇帝继位,来处理和珅时,奉命寻找其罪证的刘墉,便一鼓作气找出了和珅几百条大罪,与其他狠治贪官的大臣们,一同将之送往刑场。
乾隆与刘墉的问答轶事,让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即聪明者还需情商高而低调行事。
倘若刘墉回答的,不是上述“十二属相”而是单纯奉承巴结的、没营养的话,既不能使龙颜大悦,也会引其他大臣嫉妒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