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十):特殊意义建筑
在介绍哈尔滨的欧式建筑当中,所谓特殊意义建筑,不是从建筑风格上分类的,不是说它们不属于欧式建筑风格,而是指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有一定意义而又在其它诸篇中尚未涉及的欧式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是欧式建筑,而且它们当中有不少是欧式建筑当中各类风格的典型建筑。

这是位于光芒街的原中共满洲省委机关住址,俄罗斯建筑风格,木制结构。

这是位于东大直街的原中共东北局所在地,陈云同志曾经在此工作和生活。此建筑属于折衷主义风格,建于1942年。

这是位于山街(现一曼街)的一所欧式建筑,赵一曼烈士1935年12月23日被日寇监禁在此疗伤,1936年6月28日在看守和护士的掩护下从此地摆脱监禁。

这是1902年开工建设的华俄道胜银行,位于车站街(现红军街)。华俄道胜银行是中东铁路的投资银行。解放后这里是省政协办公地,现为省工商联。

这是建成于1921年的中东铁路公司董事会的铁路交涉署,解放后为哈尔滨市委常委会议室。

这是建于1938年的弘报会馆,解放初期为中共东北局机关报《东北日报〉社址,现为中共黑龙江省委机关报《黑龙江日报》社址(老楼)。

这是建于1958年的著名的哈尔滨防汛纪念塔,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

这是建于1945年的抗战胜利苏军英雄纪念碑。

近影

这是位于中山路、红军街、东西大直街交叉处的著名的黑龙江省博物馆。该建筑是建于1906年的莫斯科商场,典型的艾尔诺贝新艺术建筑风格,一类保护建筑。解放后,这里是省博物馆。

这是郭沫若题写的馆名。

博物馆的左侧面。右侧面与此完全相同,形成两侧对应。

这是侧面的顶棚造型

这是位于果戈里大街北段的1899年建设1900年竣工的中东铁路的“中央医院”,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后为哈铁中心医院, 现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这是位于西大直街的原中东铁路的首脑机关——中东铁路管理局所在地,1902年开始建设,1904年建成后管理局迁入办公,1905——1906年连续几场大火被烧,这是1906年之后重建的管理局大楼,解放后至今,这里是哈尔滨铁路管理局。

这是1902年建设1906年竣工的原中东铁路俱乐部,位于西大直街中东铁路管理局的对面。解放后这里是哈铁管理局文化宫。

左侧是文化宫。

右侧是图书馆

这是位于道里江畔地带的哈尔滨车辆厂文化宫,1928年建成。

这是1937年建成的新哈尔滨旅馆,西洋乐器手风琴建筑造型,设计师斯维利道夫。解放后改为国际旅行社。此建筑位于最繁华的博物馆广场西南侧。

这是1922年建成的吉黑邮政管理局大楼,门前的邮政街名由此而来。建筑属于法国古典主义为主的折衷主义风格。一类保护建筑。

这是1929年建成的位于山街(现一曼街)的世界红十字会馆哈尔滨分馆,仿古典主义为主的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解放后是哈尔滨市图书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