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中的俗语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人老奸,马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
人老弯腰把头低,树老焦梢叶儿稀,黄瓜老了都是籽儿,茄子老了一层皮。
小小孩儿,老小孩儿。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
人老屁股松,干啥啥不中。(屁股,辽西方音piao hu)
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nai)。
清明不脱棉裤,死了变兔(子)。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子。(躺着)
老婆都是别人的好,孩子都是自己的好。
老农(农民)进城,两眼通红。头戴草帽,腰扎麻绳。坐趟汽车,不记站名。看场电影,不知剧情。看场球赛,不知输赢。买瓶汽水,不会退瓶。没有厕所,旮旯也行。钱不花光,绝不出城。
拉不下屎来,怪地球没吸引力。
过哪儿河,脱哪儿鞋。
土包子开花儿,没治了(本意)
姜还是老的辣!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大姑娘不养汉(出轨),全凭秧歌劝(秧歌,即二人转。过去的二人转有许多黄色的段子。)
又是秧歌又是戏。
想起一出是一出。
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
当不当,正不正。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宁吃过头饭,不说过头话。
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门前拴着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门后立着打狗棍,三亲六顾不登门。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肉烂在锅里,面打箩里转。
喝凉水花脏钱,早晚也是病。
庄稼不出年年种,富日子当穷日子过。
听张三儿(狼)叫唤还不养小猪了呢。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硬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一个槽头拴不了两个叫驴。(叫驴就是公驴。)
老云接驾,不刮就下。(太阳落山时,如果下面有云彩,第二天不是刮风就是下雨,)
东北十八怪
窗户纸都糊在外, 姑娘叼个大烟袋。
大缸小缸腌酸菜, 养活孩子吊起来。
草坯房子篱笆寨, 烟筒砌在山墙外。
下晚睡觉头朝外, 四块瓦片头上盖。
反穿皮袄毛朝外,
靰鞡棉鞋脚上踹。
嘎拉哈来姑娘爱,
火盆土炕烤爷太。
狗皮帽子头上戴,
狗拉爬犁比车快。
降妖捉怪神仙舞,
腊月豆包讲鬼怪。
东北方言中的象声词
下面的副词均为“很、非常”的意思。
(均为平声或二声,后者比前者力度更强),
五味:顺甜,焦酸,恶(ne)苦,猴辣,齁(hou,平声)咸。
七色:漂(piao,四声)白,蕉绿,通红,焦黄,鹊紫,瓦(wa,四声)蓝,雀黑。
味道:杠香,荍(qiao,二声)腥。
其它:稀软,稀酥,缸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