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2017-03-04 06:47:00)
标签:

课题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北关小学  孙红伟

    小学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英语老师最常用的课堂教学环节。通过这几个月的尝试,我深深地感觉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英语课程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研究表明,小组活动能减轻学习者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焦虑心理,使他们表现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小组活动更能使活动参与者产生大量有利于语言习得的交互修正,小组信息轮换型使大部分参与者,包括平时沉默或害羞的学生都积极活跃地参与。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着诸多限制,使部分老师“又爱又恨”,尽管不少教师在备课中设计了详尽的教学任务,但活动往往在课堂中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

一、案例呈现

     案例一:

     教学内容:陕旅版小学四年级Unit 6【what subjects do they have this morning?】课堂片段:在学完本课的单词Chinese English Maths PE 等单词后,我让学生用句型“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去采访其他同学,被采访的同学则用“I like……”回答,完成书上的表格。我一声令下,教室里便炸开了锅,学生拿着书本穿梭于教室的各个角落。我巡视教室,尽管大部分同学都能用所学句子回答,但是我还是听到了几个不想听到的声音: “你喜欢么?”“我喜欢这个、这个、这个。”看得出,学生很积极,因为我听到的声音比平时小组内对话可要高出好几十分贝,最后我用了三个“stop!”和两分钟时间才让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新课改倡导“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策略,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放在了首位,根据依据课改的精神,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从单词—句子—情景对话—实际应用,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情景兴趣教学。多以问答形式出现。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会自己自主推测发现归纳提高,提高学习自主性和学习能力。寓素质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案例二:

    教学内容:小学四年级Unit3 《What’s for breakfast ?》

课堂片段:像往常一样,在呈现完新知之后,我让学生四人一组,创设情景,编演对话。正当同学们在认真进行对话时,一个小女孩举起手,指着组内的另一位小男孩小C大声说:“老师,他不会!我们不想跟他一组。”明显她显得很不开心,因为小组对话要参加全班比赛的,一个人的不会肯定会影响整组的得分。小女孩的大嗓音,让班上的其他同学都听见了,现时被冷落的那个小男孩低下了头……看样子,小组的合作进行不下去了,怎么办?

我慢慢地走过去,正在想怎么解决的时候,眼睛不由得停在了他们桌上的食物图片上,hamburgers, chicken, Coke, coffee……一个个做得像极了,一看就知道是花了心思做的。“做得真好!”我拿起来欣赏,“是谁做的?”“他!”组内的三名同学一起指着小C说,小C又一次低下了头,这次是高兴的害羞。“看,小C为我们组做了多大的贡献啊,他的食物卡片做得这么好,这么好的卡片拿出来,为我们组可加了不少分呢。我们可不能因为他的不会就排除他,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让我们组等下在班级里拿好成绩?”三位同学向小C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并表示要教他不会的句子,小组内又恢复了团结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课堂纪律的调控和学生能力的分配。在小组活动中,表现欲强,英语基础好的学生会很快地组合在一起,积极进行语言对话、交流,而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基础不好的学生常常处于非常尴尬,甚至失落的处境。长此以往,导致这些学生在小组互动环节中受到冷落,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

案例一中的我,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课堂俨然成了菜市场。三年级的学生自我调控能力不好,教师的一声令下,对他们来说异常兴奋,如同下课了一般。其次,为了尽早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甚至用普通话来进行采访。其实在课堂上,我应该采用四人小组的合作方式,这样既利于课堂的调控,又节省时间。至于全班性的采访,则可以留到课后。因为毕竟是三年级的学生,自我调控能力不够,课堂上会显得异常兴奋。

    案例二中,自我认为处理得还合适,针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英语成绩不是特别突出的,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小组内也应该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小组内的优秀成员能做到对伙伴提供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