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我的初中老师电话,闲谈之中,老师提起有一次遇到他的同学,也曾经是我的同事,老师问他,认不认识我?他回答不认识。我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这太符合我那位前同事的性格与人品了。
事后,我把这件事当做笑话对老伴说了,老伴说:“这么多年的同事,居然说不认识,这得对你有多恨啊!”
我与这位同事一起工作多年,其实并没有发生过多大的矛盾与冲突,反而是我在很多事情上帮过他的忙,包括一些感情问题,我都直言不讳地提出过忠告。我当时的开场白是:“都说劝赌不劝娼,今天,我偏要劝劝你。”劝的结果可想而知,虽然当时并未翻脸,而且还说了很多感恩的话,但恨的种子是种下了。当我离开这个单位之后,在背后对我搞了不少小动作。我并未报复,但是,在心里已经做了决定:对此人,绝对从生活里抹去。再后来,他多次与我联系,套近乎,都被我拒绝了。有一次,他打电话,说想到家来看看我,我借口不在家,拒绝了;还有一次在朋友家的丧礼上相遇了,他问我为什么不搭理他?我说没有;他要加我的微信,我说我没有微信,仍然拒绝了。
我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喜欢的人,叫我当牛做马都行;看不上的人,给我提鞋也不用。非黑即白,没有中间色。我不想逢迎,也不想将就,跟一个你信不过,尤其是你已经认定人品不行的人交往,身后必须多长一只眼,否则,不知哪会儿就会把你算计了。这样的日子多累!感情这玩意,来不得虚假,来不得凑合。现在不是时兴“断舍离”吗?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过时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断舍离"之后才能过简单清爽的生活。不必需、不合适、过时的东西,当然也包括人际关系。
当年,有个朋友对我说:“某某(不是这位同事)又在背后说你坏话了。”我说:“他说我坏话,与我有什么关系?”气得朋友直翻白眼,说不出话来。不过,我说的也是真心话:背后说我的坏话,又没有当着我的面说,我不会让这种人走入视线,当然更不会让他扰乱了心境。
所以,我对老师说:“甭搭理他,他愿意说嘛就说嘛。”老师大笑了起来。
20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