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看图写话”后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培养观察、想象、分析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的自信心,为打好写作基础,及顺利过渡到中、高年级的习作、写作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日常的看图作文教学现状中,目前小学生写话现状不容乐观,有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不是“流水账”式的表述,就是杂乱无章式的幻想,缺乏主题和重点,这样,直接影响三年级的命题作文。
二、调查概况
本次问卷调查选取了我校一二年级部分学生抽样进行问卷,共下发问卷调查表40份,收回问卷调查表40份,抽样反馈率100%。
三、现状分析
1、低段学生对习作喜好程度不容乐观
调查发现,学生怕习作的心理十分严重,不愿习作的现象也客观存在。看来培养低段学生习作兴趣,把好作文入门关显得尤为重要。
2、低段学生看图作文的现状
现状1:写得内容跟画面说明差不多,干瘪的一两句话。一部分想象力不丰富的小学生就照抄说明一遍。
现状2:学生认为“想象要丰富”,是不受任何约束,可以畅所欲言,随意发挥,结果就东拉西扯。
现状3:低段学生,由于知识的局限性,对段的感悟几乎为零,他们的习作常常从头到尾习惯性地自成一段,毫无条理之分。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习作的质量,这不得不引起老师的注意。
四、小学生看图写话存在问题剖析
为了更好的做好我的课题研究,我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学生对看图写话并不是多感兴趣,由于我们老师长时间把看图写话当做一项作业、任务让学生去写去完成,当做考试拿高分的关键,很多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和喜欢看图写话,喜欢看图写话的原因也是间接地,对看图写话本身喜欢的占极少一部分。当然也有小部分学生因为总是在看图写话上存在困难而渐渐对看图写话失去兴趣,甚至是厌恶。
五、对策研究
(一)、指导看图,提高观察力
通过调查,我发现影响学生看图写话的原因并不是很复杂。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观察能力不够细致、敏锐。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很粗放,无目的、无顺序较为随性。所以我们一定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第一项调查中有30%的学生对看图写话还是很有兴趣的,教师如何呵护好学生这珍贵的兴趣,关键在于要能给予学生正确的看图写话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抓住画面表达的主旨。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逻辑认知能力和整体概括能力。
(二)、展开思维,提升想象力
调查问卷中有一个问题是:“不喜欢看图写话的原因有哪些?”有20%的学生选择了“没有什么话可说”。这就暴露出低年级孩子在看图写话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看图写话主要是培养孩子能根据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然后在根据自己语言的积累表达出来。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内容可能比较单调孤立,但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画面,进行适当的提问,展开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鲜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变得有血有肉。引导学生把画面中没有思维的动物或者人想象成为会思维的,有思想的;把不会说话的人或者物想象成为会说话的活生生的灵动的存在。由其中一幅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的连贯内容,由其中一个动作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的关联。让学生的想象自由驰骋,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努力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看图想象也要力求百花齐放,从“新”字入手。因为低年级的小朋友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生活的积累以及思维的宽度不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量让学生多进行创新思维,进行大胆想象,想别人还没有想到的,说别人还没有说过的。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三)、说话与写话相结合
调查问卷里,学生不喜欢看图写话的原因中有20%的学生选择了不知如何去表达画面中的内容。看图说话是说话训练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让学生充分观察图画,思考图意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训练。让学生说出来是很重要的一步。在看图写话前,首先指导学生看好图,说好话。注意遵循看——想——说这一顺序,在学生明确图意要求后,让学生说说图画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有哪些人或者物,时间、地点怎样,发生了什么事,针对这几个要素抓住重点,鼓励孩子敢想敢说。
当孩子在口述内容时,说得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教师可以适当加以指导,促使他们说话水平的提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互相交流对图的理解,相互填补彼此头脑中的空白,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写就是要求学生在说得基础上,把说得内容写出来。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我刚开始要求他们只要用几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就行了。慢慢地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的提升。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完整,更是要写得具体、生动,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等。在学生把口语转化成书面语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实际尽可能的根据所学知识尽可能表达完善。当然,要针对学生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写话兴趣。
(四)、加强课外阅读,为写话打基础。
调查问卷里所涉及到有关学生课外阅读的反馈情况来看,大多数儿童的课外阅读都是很被动的,阅读的方向也是较为单一的。从人类认知学的角度来说,儿童从小听故事、爱阅读,会接受较多的刺激,其想象力、创造力比其他小孩要好得多。对他的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平时,教师、家长要经常讲故事给孩子听,并鼓励他们自己讲故事给别人听。为了扩大阅读面,家长还要推荐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书,如:寓言、谜语、童话、儿歌、中外名人故事等。指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多读、广读。在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或者家长要指导孩子一定认清生字,划划优美词句,并鼓励记下来,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能促使学生掌握和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为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反思
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应让儿童多“看”、多“想”、多“说”才能“写”得生动具体,富有个性。在教学中,我深深感到初学写作要从小着眼,千万不能贪大贪长。“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有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