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英语入门学习方法的研究》开题报告
(2017-01-30 10:48:52)
 
 
课题名称:小学三年级英语入门学习方法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贾莹
课题设计论证
一 .研究背景
 
小学英语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英语这一交际性语言,因此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而英语的学习现状又单调枯燥,加之农村小学生害羞,胆小,又更增加了学习难度,到底该如何教?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效能最大化有机结合一直是困扰我们小学英语教师的重大问题。很多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他们尽管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以游戏教学作为教学的载体和活动方式,但是具体该如何操作?如何改变现在英语教学中的机械操练,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等等弊端?成为我们小学英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教学中进一步推进的一大障碍。小学英语兴趣教学的研究,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广大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借鉴。
二. 本课题研究的依据和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自我的空间。”这里的“机会”和“空间”无疑是指学生学习的语言环境和兴趣。因为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比较容易,保持学生学习兴趣非常困难。我们农村学生缺乏家庭英语学习氛围,也不会在家创设英语学习环境,许多小学生学习英语一段时间之后,对英语的好奇感,新鲜感,自豪感,成功感和愉悦感慢慢消失殆尽。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关于对农村小学英语课堂的兴趣培养方面,我们在教学英语课时将会有一个大致的方向,英语课堂兴趣的提高将很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只有学生对英语产生了兴趣,有自觉学习英语的动力,这样课堂效率才会提高,所以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
三. 概念界定
1、“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就是指学生已经形成的从事英语学习活动的实际倾向。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都表明:兴趣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愿意在某些方面多下些工夫,得到更多的知识。
2、本课题可以界定为:以《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从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探索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新途径。
四. 研究目的
小学英语入门学习兴趣教学研究,旨在通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以迎合农村小学生性格心理特征为起点,致力寻求适合农村小学生心理、思维特征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实现培养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农村学生掌握适合各自特点的主动学习方法的教学目标。分析和研究英语教学过程兴趣化的可行性和主要实施方法,以及兴趣化教学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力求从根本上为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探索一条切实可行、效果明显的兴趣化教学道路。
五. 研究意义
1.有利于探索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规律和课堂教学有效的策略、方式和方法,切实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为其进一步乃至终生学习英语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技能、教学研究等综合素质,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促使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
4.有利于校本教研的开发和研究,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学校的整体的英语教学水平。
5. 进一步探索学生喜欢英语课的原因,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了解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这个阶段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了解这个阶段英语学习的基本特点。
6. 进一步探索在课堂上创设英语学习氛围的有效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7. 进一步探究如何保持学生学习英语长久的学习兴趣,为其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 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学习观: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对自我的理解。学生则通过实际参加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和自我创造,从而获得有价值、有意义的经验。
2.《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利于引起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要根据儿童好动善模仿、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进行教学,教学方法要灵活、简便,通过对话、谜语、故事、绕口令、歌曲、游戏、短剧等内容及竞赛表演等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现代教学论指出: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坚持全面发展,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改变教学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片面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理性过程与情感、意志、兴趣、动机等情感活动的非理性过程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知识、技能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达到知识、技能、道德、人格的和谐发展。
七. 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
1. 研究目标:
(1)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以学生"乐学、会学、会用"为指导思想,力求探索以兴趣教学贯穿课堂的教学流程:激发兴趣--输入信息--实践应用--体验成功。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紧张而又愉快的学习环境,力求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 .研究对象:栾家坪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
八. 研究内容
1.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兴趣教学具体化,探究农村小学英语兴趣教学模式,即探究兴趣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3.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英语环境,让学生更紧密地融入英语。
4.通过观看国内外英语优质教学课堂录像,不断听优秀教师课,从而反思自己的课堂,撰写心得来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
九. 研究方法
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英语入门学习兴趣,这是一个我们很熟悉的话题,在研究的过程中,我采用的方法既符合研究的规律,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其方法具体如下:
1. 比较研究法:将新旧课堂从各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学生表现出的反应和取得的教学成果,找到适合小学生感兴趣的英语学习方式。
2. 调查问卷研究法:把学生的意见和困惑集中起来,进行分析整理,并逐一解决。
3. 实践研究法:通过参加校内外英语公开课评选和观摩活动,并进行认真讨论,撰写教学心得。
4. 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中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问题,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掌握本课题发展动态,并积极吸取同行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研究。
十.研究的步骤
(一) 准备阶段(2016年4月—2016年5月)
1. 明确研究目的,建立研究计划。
2.通过对本校三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小学三年级英语入门学习兴趣的调查表。通过对学生关于英语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到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寻找研究的起点。
3. 通过听课,观察和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和课堂活动安排三方面的情况,得出现阶段小学英语课堂的现状。
(二)实施阶段(2016年5月—2016年10月)
1. 整理收集的资料,意见和学生反馈的信息。找出影响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策略,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地补充和改进。实施课题的研究方案,根据相关理论和调查得出的现状提出大致的策略。
2. 通过听课、评课和分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探索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新途径,建立以活动课为主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3.把日常教学与开展课堂研究结合起来,把开展课题研究与英语教研工作融为一体。
4. 针对上面的情况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完善,搞好阶段性工作总结。
(三)总结阶段(2016年10月—2016年11月)
1. 整理资料,完成结题报告。
2.分析调查结果,并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 搜集课题成果资料,对实验阶段的检测评价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撰写《小学三年级英语入门学习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教师对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完善,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风格,申请课题成果鉴定。
十一. 研究措施
 
 
 
 
5.编写与教学内容有关的chant、poem、song 。
6.教师多外出听名师的课,结合别人的课堂,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十二. 预期研究成果
1.让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2.将三年级学生的英语入门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
3.撰写各种调研报告、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
4.培养小学三年级英语入门学习兴趣的典型案例、个案、教学设计等。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