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2025-03-19 18:05:53)
       江西婺源地处赣东北、与皖南、浙西毗邻,已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古村落的建筑,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全县仍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代的古祠堂113座、古府第28栋、古民宅36幢和古桥187座。长滩村、汪口、李坑、虹关、黄村、虹关村、察关村、官坑村等都是古村落。走进古村落,可以看到爬满青藤的粉墙,长着青苔的黛瓦。
       婺源虹关村是济南领秀户外走进美丽乡村水墨婺源、徒步徽饶古道活动的第三站。2025年3月15日游览长滩村、凤山村之后,继续行程,前往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虹关村。
      虹关村位于婺源县城北去50公里的浙源乡,是明清时代享誉全国的“徽墨产地,至今许多著名墨师的宅第保存完好。就在这个千年古村的溪畔,兀然屹立着一棵树龄已有1000余年,胸径3.4米,高约26.1,冠幅3亩许,被誉为“江南第一樟”的虹关古樟。关古樟的年龄,众说不一,一般认为当在千年左右,而古樟旁的古驿亭有一副字迹斑驳的楹联:“试问几何年曰宋曰唐古樟自晓,溯回多少事论荣论辱浙水长流”,或许能给我们一点启发。 古樟树底,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古驿道蜿蜒远去。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游览轨迹图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通津桥

通津桥,石筑单孔拱桥,长16米,宽4米,象一道彩虹横跨两岸。桥两侧及桥头台阶上均有石护栏,结构十分好。“通津桥”始建于南宋中叶,后历朝历代曾加以修缮。现在的模样,据《虹关詹氏宗谱》记载,是由村人詹元吉捐资,复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桥两面的龙门石上各有一方篆刻,朝村外的是“通津”,朝向村子的是“挹秀”。“津”,古义为“渡口”,意思是说经过这座桥可通往远方;“”,古义是“舀、捧”,站在桥上已经进入秀美的图画之中。古人在这里观景时曾写下“四面烟云绝顶下,一湾溪水斜阳中”的诗句。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关水口
虹关古村镇的水口建筑,按藏风得水功能和徽州人视水为钱财的观点,非常重视古村的水口建设。虹关水来自浙源山,是钱塘江和鄱阳湖水系的分水岭。虹关的源头和水口,诗有“龙门关水口,马石峙源头”之句。浙源水,川流不息,视以财源不断,可谓“如有源头活水流”。源头水由黄隐公上马石流入,绕村而过。虹关人抓住自然山水做文章,优化人居环境,展示天人和谐为特色的水口建筑艺术与文化的魅力。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古樟

著名的虹关古樟屹然独立于虹关村口河畔,树龄已1000余年,树高26米,胸径3.4米,冠幅达3亩,有古诗赞其“下根磅礴达九渊,上树摇荡凌云烟”的气势,被誉为“江南第一樟”。民国间,村人詹佩弦收集古人吟诵此树的诗词、文章50余(篇)首,编印《古樟吟集》刊行,一书专赞一树,十分少见。连着古樟的还有“风华樟”、“启秀樟”,可以看出树名饱含了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望。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永济茶亭

古代婺源各地为方便过路行人歇脚,多在路边建路亭、茶亭、置炉烧茶,且分文不取,足见婺源民风之淳朴。虹关村的这座永济茶亭,骑路而造,看其风格是明代建筑。后来,每有损坏,村人必自觉捐资修缮。永济茶亭门额上砖刻“白波浸天”4个字,笔力刚劲严谨,府仰之间,生动流畅,当是出自大家。永济茶亭另一边门额有石刻“青蔼丛木”四字,门两边有楹联:“若问几何年曰宋曰唐古樟自晓,溯回顾多少事分吴分楚浙水长流”。这副对联是指茶亭对面的古樟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万安水池

万安水池又称“太平缸”,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是一口消防池。池用五块长2米、宽2米,厚12公分的青石板装砌而成,三面分别刻有“万安水池”、“咸丰癸旦”、“?彝祠造”。建万安水池的地方正对着“火”字山峰,取以水镇火之意。虹关村街坊民居密集,这些消防用水,保了村庄平安。相传清光绪间有一年,村中发生火灾,当地村民取池水救火时,天空顿时乌云密布,倾盆大雨如蛟龙喷水滚滚而来,火势即灭,村民先惊后喜,都说万安池中有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古樟亭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古道商店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龙王庙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徽饶古道

虹关有一条著名的徽饶古驿道,全由青石板铺成,蜿蜒于青山旁,绿水边,村落间,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沿途有“鲤鱼跳龙门”景。清乾隆年间,虹关村的墨业大师詹方寰以此景为题,创制“龙门墨”,正面刻“龙门”金字,背面是鲤鱼跳龙门图案。由于墨好又蕴含吉兆之意,龙门墨曾经畅销天下。在徽饶古驿道的许多石阶上,有被车轮磨成的的凹槽,它是古道当年车水马龙的历史佐证。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虹关村--婺源明清古村落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