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堰画乡--浙江江南水乡古镇

古堰画乡由“古堰”和“画乡”两部分组成,通过瓯江相连。古堰部分以通济堰为核心,通济堰建于公元505年,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画乡部分则以艺术家们对美的追求和江南古镇江滨古街和瓯江南岸江南水乡风貌而著称,孕育了丽水巴比画派。
2024年2月13日正月初四,山东济南锦绣山河户外46位驴友,在海阔天空队长带领下6:30由济南出发,一路向南,跨越山东、江苏向浙江丽水进发。14日9:00到达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古堰画乡游客中心。美团购票(45.00)9:30扫码进入景区游览

堰头文昌阁为二层歇山顶重檐结构。东西朝向。三开间,明间为通道,次间设有长板凳,可供小憩。三面外砌抹灰夯土墙,东面开拱券门,西面敞开式。面积77.18平方米。长8.8米,宽8.75米。正脊4.34米,重脊7.68米,戗脊9.76米,下檐脊12.88米,西侧牛腿雕刻有精美的动物,南北墙墀头有水墨画。

通济堰,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505年),自宋元至清,历代多次续建整修。
通济堰大坝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的拱形拦水大坝以及进水闸、石函、淘沙门、渠道、大小概闸、湖塘等部分组成。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通济堰的堰史、堰规、筑堰有功者,均刻碑立于世。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
2001年6月25日,通济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9月16日,通济堰被列入世界首批灌溉工程遗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目录。








双荫亭始建于民国,因亭前有两棵大樟树故称双荫亭,亭身支撑为18根红漆亭柱,寓意18罗汉,又名罗汉亭,亭名由朱关田题写。双荫亭临江而建,圆鼓素面柱基,双层建筑攒尖顶,四角仿古阁楼式木结构建筑,檐角上翘,横木上有斗拱,风格端方稳重。亭长6.7米,宽6.3米,占地总面积约50平方米。为往来船只靠岸歇息主要场所。

江滨古街

江滨古街临江而建,历来为大港头古镇主要商业街,今为古堰画乡核心景点和文化产业聚集区。古街长约550米,宽约3米,街内建筑基本为南方民间两层楼式的木、青砖结构,多为二进或三进,青砖素瓦、木楼飞檐、呈现典型江南古镇建筑风貌,其间间隔大小古埠头,漫步古街,赏景忘归,江上渔帆数点烟霞飘渺,互为景致,平添古街几分情调。










前一篇:九华山--花台景区
后一篇:云和梯田--中国(华东)最美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