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2023-05-12 09:39:57)
芙蓉古村地处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南面仙清公路西侧,是一座背靠“芙蓉三冠”,布局于平地上的大型村寨,始建于唐代末年,为陈姓聚居之地。芙蓉中本无芙蓉,因其西南山上有三座高崖,其色白里透红,状如三朵含苞待放之芙蓉,因而得名。芙蓉村是楠溪江各村落中历史最悠久的,按照“七星八斗”的思想进行规划设
计,意为天上星与地上人相对应,星筑台、斗凿池以为象征。在这里,你不但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耕读文化、宗族文化演变情况,而且可以感受到村寨建筑艺术的动人魅力。16:50由丽水古街岩头镇向南步行1km,即可到达芙蓉古村。我们17:00到达,景区工作人员已经下班,我们免票游览。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东门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游览图

全村略呈正方形,坐西朝东,围以卵石砌成的寨墙,使整个村庄犹如一座小城堡。东面寨墙正中开一寨门,两边稍远处开二小门,寨门内建有樵楼,可观望四方,雄伟壮丽。其余三面开五小门。

从寨门进内,是卵石筑成的主街,名"如意街",寓吉祥如意之义。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们(车门)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东门内景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如意街

当地村民出叫长塘街。如意街东头连接东溪门,西头直对芙蓉峰,伸向村中心,全长 220 米,村内其他街道的街面都是卵石铺面,唯有如意街的街心用青砖铺地,两边铺以石条。这显然是后入重新修建过,但从那经磨损而高低不平的青砖来看,很可能系明末清初时修的。

如意街是全村最为繁华的地方,是村民闲暇时聚集闲逛的好地方,当地有首民谣这么说:"天上天堂,地上芙蓉,有吃没吃,长塘街逛逛。"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陈氏祠堂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陈氏:祠堂

陈氏大宗祠坐落在东门内如意街的北侧是礼制建筑,因而格局严谨,形制完备;是芙蓉古村建筑中的精华之一。陈氏大宗祠建筑坐西朝东,前面有一个大院子,院的南北各有一门,南门叫"光宗门",北门叫"耀祖门"。

院的前方开有一方小池,叫"相承池",池的东岸有一照壁,照壁上雕有"八仙乘槎图"。陈氏大宗祠的主体建筑为七开间,两进建筑,正厅左右为宽敞的廊间,与享堂正对着的是宗祠中最为精美的大戏台,它向院内凸出,三面开敞临空,便于观众于三个方向看戏,戏台的屋顶为歇山顶,檐口高,翼角飞扬,木结构上有雕成神仙人物的斜撑,精美的花篮柱,覆莲式的梢子,雕工非常精美,像这样的建筑,在全国也属罕见。

宗祠的正厅上方高悬着许多功名牌匾,享堂的柱上写有许多楹联。其中有一对柱上写着:"地枕三崖,崖吐名花明昭万古;门临四水,水生秀气荣荫千秋",说的就是美蓉村的鼎盛文风和好风水之间的关系。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古村主街:如意街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主街中部南侧,凿一内湖,湖水清冽。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折叠                                                             芙蓉亭

该亭就建在池中偏东的地方,是一座两层楼阁式歇山顶的方亭,亭子飞檐翘角,空透玲珑,像是一朵盛开的芙蓉花。亭内设有美人靠,人们通过南北二条长长的石板桥进入亭内,这里成了老人们聚集闲聊的好地方,尤其是夏、秋天的晚上,村民们早早地来到这里纳凉、憩歇、聊天。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亭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池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仙人掌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大石碾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菜籽油榨油机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书院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明伦堂

坐落在村中央,北靠如意街,东临芙蓉池,是一座封闭的内院式建筑,整座书院格局正统,形制规整,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着泮池、仪门、杏坛、明伦堂和讲堂。仪门前有旗杆一对,明伦堂前有 3.2米宽, 6.4米长的长方形杏坛。明伦堂和讲堂都是三开间,进深 9 米。明伦堂后壁中央有供奉孔子的神龛,两侧挂有孔子的一些语录,讲堂后壁开有二扇窗子,通过后面一个很狭的采光天井来透光,以方便学子们学习。书院的南侧有三开间的山长住宅,宅前有一个宽约 12 、长约 50 米的大花园,园内修竹茂密,假山起伏,-条蜿蜒的石径和水溪从中而过,花园有-道小门同讲堂相通。所以这里也是学子们休息或嬉闹的好去处。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折叠芙蓉书院

始建于清朝。后因大火焚烧,重新修建。内有书院大堂,左侧设有先生住房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古村街巷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将军屋大门
        该屋建于清道光年间,取名将军屋是因此屋是国民党第五军少将参谋长陈毓秀的故居。将军屋四面高墙,庭院较大,全由卵石铺砌。主建筑是一座规模宏敞的三合院式建筑,九间二横轩,前后二进,前横轩十间,后横轩六间,二层阁楼,重檐悬山屋顶,上覆灰色的鸳鸯瓦。整座建筑匠心别具,技艺精湛,镂空雕花,格窗工艺精致,檐廊上的南瓜垂柱使整座建筑空脱飘逸,融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将军屋不仅建筑豪华气派,就连门台也精美无比,门台为重檐歇山式屋脊,饰有吻凤,砖雕细腻精致,门庭上有一副青石打制的楹联:"礼门义路家规矩;智水仁山古画图。"横批是:"鸿禧燕贺"。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将军大院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村中水塘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司马第大宅正门

司马第大屋遗址

位于芙蓉村的西北角,建于清康熙年间,共 36 个整间,仿佛是由完全相同的三幢二进四合院组成,沿中轴线人内,分别是照壁、大门、庭院、厅堂。厅堂分主次,主庭居前,每个厅堂辟一小庭分幅,大屋结构采用传统六架三柱带檐抬梁式木构架,屋面为悬山顶,所用木料考究,以梓木为主,显得凝重坚实,很少使用油漆,以表露木质特有的纹理自然美,装饰艺术精美,像青条石门楣和柱础上石雕,及梁枋、雀替、椽头、门窗格扇上木雕,都有干刻万镂传神之作。司马第大屋第一进的院墙和牌楼均毁于二战时期,并一直未能恢复,只留下残破的空斗墙和精美的砖漏花窗供人联想昔日的辉煌。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司马第大宅
芙蓉古村--南溪江畔的第一古村
                                                                             芙蓉古村西寨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