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而得名。开凿历史: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初还仍有雕刻。







东山石窟
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
擂鼓台三洞
名称由来:传说当年奉先寺竣工时,武则天亲自率百官驾临龙门,主持这次规模盛大的开光仪式,庞大的乐队便在这平台上擂鼓助兴,于是后人便把这里叫做擂鼓台。相临擂鼓台的三个洞叫擂鼓台三洞。


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穹隆顶,马蹄形平面,高4米,宽4.9米,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飞天。其因风化剥蚀已不清。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民国时期从别处搬移进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