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学生的行为纪律——学生日常纪律管理
(2018-12-16 06:40:18)
标签:
业务学习 |
首先,是对在校时学生的日常纪律管理,让学生懂得在集体中的相处之道。
学生日常纪律管理
1.好的开始
在教师接手一个班的开始一段时间,学生为了给教师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通常会表现得比较规矩,这是师生之间的蜜月期。但好景不会太长,很快就会进入学生的“试探期”,学生想探明教师的底细,即教师对他们的容忍度。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及时给全班学生定下基本的课堂规矩。
2.掌握学校政策
在教师第一次接触学生之前,应该熟悉学校有关学生行为规则和纪律处理程序的规定。教师应该明确地知道,在纪律问题上,学校对教师和学生各有什么要求。
3.建章立制
尽早为学生制定一套指导他们课堂行为的规则。和学生讨论这些规则背后的道理,确保他们对之有真正的理解,认识到教师学生管理策略---纪律管理
4.为教学作好充分准备
前两周一定要为教学作好充分准备。一开始就要让学生感到,这位教师是很有底气和章法的,且对他们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充满了信心。
5.记住班中学生的名字
尽快学会叫学生的名字,这会拉近教师跟学生的距离,同时也更有利于维持课堂秩序。比如,点名叫学生不说话,就比泛泛地叫大家安静下来更管用。
6.说一不二
一个说一不二的教师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安全感和确定感的环境,同时也不妨碍他跟学生友好相处。很多教师的经验是,先紧后松容易,先松后紧难。
其他原则还包括:
1.避免朝令夕改,且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保证规则的前后-致性和稳定性。
2.让家长成为你的同盟,经常跟家长电话沟通。当你向家长传递你的关心时,要尽力做到客观、具体,最好就事论事,而非上纲上线。
3.对于个别学生的纪律问题,要不动声色、单独地进行沟通。千万不要在整间教室里进行有关纪律的对话。
4.尽量使自己做到全面地看问题,保持自己的幽默感。任何时候都要以对课堂教学影响最小的方式来处理学生的纪律问题。
5.当教师需要阻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时,倾向于采取“设限行为’”,当设限行为不起作用,或学生的不良行为是故意且持久的,才诉诸负面后果(惩罚)。
接下来是关于维持课堂纪律的点子,只有良好的课堂纪律,才能保证学生的上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