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题报告—《小学音乐柯尔文手势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2016-12-16 20:14:41)
分类: 课题研究

《小学音乐柯尔文手势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贺丹

我申报的《小学音乐柯尔文手势应用研究》微型课题于20167月由延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课题编号为135YWX-1344.

根据计划安排,现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名称:

小学音乐柯尔文手势应用研究》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歌唱兴趣,形成良好歌唱习惯,建立准确音高概念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地位尤为重要。柯尔文手势能使儿童更直观地感受到音符的高低位置,在国外的教学实践中已被广泛地运用在歌唱教学中。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他们的音乐学习兴趣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摸索出一套符合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音乐教学方法,利用手势发出无声的指示,使学生明白音高的准确位置并利用手势进行呼吸训练、二声部合唱训练,使学生在柯尔文手势指挥下愉快专注地歌唱,提高他们的歌唱水平。特提出了《小学音乐柯尔文手势应用研究》这一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世纪70年代由约翰·柯尔文首创,它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让看不见的音高变得直观可视,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调整、交流的一种身体语言形式。柯尔文手势自创立以来,得到了各国音乐教育者的重视研究者们将其编入音乐教材中,并使它逐渐成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尝试运用柯尔文手势辅助音乐教学,收到了较好效果。

1、关注手势、专注歌唱歌唱教学需要学生一开始就集中注意,迅速进入歌唱的状态,但是很多时候上课开始,我们的学生有的处于兴奋状态,有的处于昏昏欲睡状态,要让他们马上集中注意力,我们教师不得不费尽心机。有了柯尔文手势,音乐教师就可以近距离地用手势指挥孩子们发声,带领学生迅速进入歌唱状态。“老师的手势代表着一个个调皮的音符,他们有时候会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出现,有时候会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出现,有时候还会随机出现,我们一定要看清楚哦,千万不要把它们给认错了。”这时候,你可以观察到教室里的每一位孩子,孩子们也会专注地看着老师来唱,开小差的学生少了,教室里一下子就有了歌唱的氛围。老师可以请几组小朋友逐个快速地认出手势代表的唱名,提高他们对柯尔文手势的熟练程度,学生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学生只有关注教师的手势,才能准确地唱出唱名,柯尔文手势让学生更专注地歌唱.

2、借助手势、理解音高柯尔文手势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首调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调式音级倾向,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教师用直观的手势表示出各音的相对高度,引导学生观察手势掌握音准。例如do的位置大致和腰腹部平行,之后的remifasollatido各音级位置依次逐渐升高,高音do的位置大致越过头顶。除了手势的高低位置能指示音高,我认为手的不同形态对音高倾向和特性形象也有一定指示作用,如do用拳头来表示,mi用手掌平放来表示意为音高平稳,reti手指略微指向上方,意为音高的上扬。Fa的大拇指向下,意为音不要过高,要和mi靠近。

3、手势引导、调整呼吸。小学生歌唱时一般缺少较好的呼吸习惯,吸气不主动,呼气时间短。在利用柯尔文手势指导学生歌唱的同时,我也用手势引导学生调整呼吸。具体做法是: 1长音练习。 教师用柯尔文手势指挥学生发声,如第一个手势为do,在教师手势没有变化之前,全体学生保持唱这个do,一口气唱完了可以再吸气接着唱,不必要求学生同时吸气,但要求一口气尽量唱得长,当学生的吐气平稳以后,教师变换手势进入到下一个音的练习。

四、研究目标

学生能唱好一首歌,不只停留在唱会一首歌,让学生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对歌曲的情感、风格理解和表现上下足功夫,运用音乐的表现手段——速度、力度、音量、音色、节奏与句法、连音与断音、旋律的起伏、伴奏方式与演唱形式等加以引导。利用柯尔文手势进行有感情有方法地演唱指导,提高他们对柯尔文手势的熟练程度,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提高,让学生更专注地歌唱,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用柯尔文手势与音乐语言相结合

音乐课的常规训练和其他学科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不同点在于既要对学生进行站、坐、进、出教室的训练,又要把这些训练放在音乐中进行,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各项练习。如:学生进入教室的律动导入我会弹:227116525676555 ︱学生在拍手、拍腿、翻手腕花律动动作中荡漾。师生问候中:我会弹奏12 34 515.53 .54 32 1 ︱中完成。而后:我弹奏:do —— do”八度音阶的上行、下行,学生就会在身体前方巧用柯尔文手势,在空间把所唱的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来表示七个音阶中各音的高低。例如:唱do”时,双手半握拳将位置移至腰腹部平行;remifasollatido”各音级位置依次逐渐升高,唱到高音do′的位置越过头顶,听着钢琴声由头顶依次逐渐下行……。直观、形象的柯尔文手势相对不同高度的音高与音乐旋律语言来和学生交流,一方面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另一方面流淌的琴声使课堂气氛更加愉悦,在愉快的琴声中,让音乐课堂, 柯尔文手势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自然养成良好的柯尔文手势与音乐语言相结合习惯.当然这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督促强化,循序渐进、长期不懈地指导练习,一步步使学生走入音乐的殿堂。

2用柯尔文手势与歌唱表现相结合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在教学中,巧用柯尔文手势搭桥,从训练声势节奏入手,使学生的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五、小课题研究过程

本学期计划总体上分为申报立项、研究、总结评审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63—20165月)

 1、做好课题的选题,申报及论证工作,制定课题方案

 2、收集文献,加强小课题相关理论学习。

 3、确立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明确分工,根据课题的主要任务,制定学科研究方案。

(二)研究阶段(20166—201612月)

 1.制定三个研究阶段具体的研究计划,分析学生现状,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2.在研究的过程中,开展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形成和提炼典型案例,并及时进行分析与交流。  

  3.开展阶段性研究成果总结。

(三)总结阶段(20171—20173月)

  分析处理在实践中积累的个案资料和有关记录,总结实践经验,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如:整理有关小课题的所有资料、数据;完成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报告;接受评审组的评估鉴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