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向奔赴破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难题

(2024-11-13 06:14:01)
标签:

传播科学家教理念

分享成功家教方法

促进家庭科学教子

分类: 大学生家教故事

双向奔赴 破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难题

李海容

   “上了大学,怎么都不会好好说话呢”“早知道这样,就不跟你们说了”“你怎么这样跟爸妈说话呢”“说了你们也不懂,不说了”……对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和父母而言,这样的对话、交流和沟通并不陌生。

  一边是离开父母多年悉心呵护,渴望自由成长、展翅高飞的大学生;一边是面对亲子分离,不断焦虑忧心、无所适从,一时找不到生活重心的中年父母。千里之外,语言文字的沟通,本可以成为润滑和加深亲子关系的重要纽带。可是,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怎么就变难了,其背后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代际差异不可忽视。大学生与父母之间隔着二三十岁,由于成长环境、人生经历、学历差异、社会角色不同,其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理想信念、行为方式等就会不同,这必然会形成亲子之间的代沟。孩子既想要父母无所不在的关爱和呵护,又想要尽快挣脱父母的束缚、要求他们像对待成年人那样充分尊重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父母既欣慰于孩子长大了、考上大学了,又害怕孩子走弯路、渴望继续“把握”和“掌控”孩子的人生。

孩子渴望的是来自爸妈的最大信任、安慰和鼓励,爸妈给予的却是限于自己人生阅历的指责、灌输和说教。这样的差异和代沟,必然会在他们的交流沟通中相遇、交叉和碰撞,进而引发沟通难题。

  沟通是连接大学生和父母心与心距离的桥梁,是传递温暖、滋养心田、跨越隔阂、建立信任、彼此激发的纽带。教育家斯宾塞说,一个甜蜜的家庭,父母与子女间应该有最好的沟通而且彼此体谅和尊重。

  如何改善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方式?好的沟通一定是双向奔赴的沟通。父母无条件的爱与呵护、相信自己永远被父母爱着的底气,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后盾;孩子的理解、信任、体谅和健康成长,是父母不懈奋斗、一生打拼的底气。而这种底气的建立和巩固,正是源于亲子间的每一句表达、每一次交流和每一遍沟通。因此,大学生与父母在沟通中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接纳、共同成长。

  作为大学生的父母,要改变认知、主动学习、善于总结,在和孩子的沟通中多一些尊重、鼓励、信任和欣赏,少一些否定、指责、漠视和说教。将“掌控”模式切换为“辅助”模式,将“你必须”“你应该”“你不这样不行”的强迫性、命令性话语,转变成“相信你”“听你的”“你一定可以”的建议性、探讨性话语,真正地做到倾听孩子的内心感受,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传递父母无所不在的爱与支持。

作为大学生子女,要善于学习、换位思考、主动分享,建立和父母之间的友好良性沟通。当父母不放心、不理解、不信任自己时,要善于学习,温和地耐心地表达而不是任性地不耐烦地中断沟通;在父母老生常谈、唠唠叨叨、灌输说教时,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阅历和立场上看问题;当父母的认知、观念和视野暂时无法达到自己的高度时,要主动分享,学会带着父母一起成长。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