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夫妻关系是孩子问题的根源

(2023-04-10 15:51:48)
标签:

家庭教育

分类: 日常家教故事

夫妻关系是孩子问题的根源

家教故事:一位心理咨询师讲述如下故事。每个来找我做心理辅导,希望我能帮他们改变孩子状况的家长,在第一次见面后没多一会儿,都会毫不留情地给我一个白眼——无一例外。

      通常情形是这样的:落座之后,还没等我将咨询的基本规则、原则介绍完,家长们已经急切地开始数说孩子的诸多问题与不是,或表情无奈悲伤,或语气激情气愤,有的扑簌簌眼泪汪汪,有的甚至拍大腿咬牙切齿。最后,你总能听到几个类似的句子:真不知道欠这孩子什么!您说他究竟是在跟我们较的哪门子劲……

此话出口,家长们苦与悲的倾泄算是告上一个小小段落,此刻我会问上一句:你们夫妻的关系怎么样?有的时候,我也会把问题问得尖锐一点:您知道您欠孩子他爸(妈)什么吗?您在家里是怎么和孩子他爸(妈)较劲的?接下来,听清楚我问题的家长,白眼已经翻了过来;多数家长会以为听错了,皱着眉停顿一下,侧耳过来——我一定重复一遍我的问题,打断家长们一贯的、对孩子指责性的思维定式——当然,继而,白眼必然是要送过来的。

都是白眼,含义却各不相同。有的是突然被问懵了,困惑“这跟我和孩子他爸(妈)的关系有什么关系?!”有的确实是出于不满,带着这种情绪的家长往往反唇相讥:“老师您没搞错吧?您说我们能有什么问题?!”也有的表现出更觉无力的痛楚……

家教分析:最近一二十年心理学家对家庭问题的研究得出的结论都与故事《夫妻关系是孩子问题的根源》所列的案例及其类似,孩子出了问题,通常是孩子父母的关系出了问题。比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联合发布的《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就十分有说服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报告显示,有温暖的家排在学生认为的人生最重要事情的首位。无论是四年级还是八年级学生,在他们的观念里,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均为有温暖的家,选择比例分别为39.3%49.4%,远高于其他价值追求的选项。与四年级相比,八年级学生更加看重家庭,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拥有一个温暖的家的重要性。

孩子成长中需要得到的基本安全感来自父母关系和睦的稳定性——有温暖的家;在确知这样的安全有所保障的前提下,孩子才更愿意、更有力量、更有心情去做他该做的事情。如果孩子每天看到互相激烈争吵、对抗、抱怨、指责状态的父母,他就不可能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和爱的滋养,这和给孩子脑袋一闷棍的伤害没什么区别,甚至更大,这无疑与孩子的最大期望有温暖的家背道而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父母之间的关系、相处模式也会影响孩子情绪的变化。父母经常吵架、闹离婚,容易导致孩子产生焦虑、自卑、易怒、恐惧等情绪问题。”孩子在这种缺乏安全感和爱的温暖时的不良情绪中,不可能有好心情干任何该干的事情,相反,他们往往以“躺平”或干“不该干”的事情来报复家长。在美国有一段教育人士都熟悉的著名对话也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一位学生的父亲问教育家,我的学生如何才能考上哈佛大学?教育家不假思索地回答,回家好好爱你的妻子吧!教育家的话也许能让一些感到困惑的家长不再质疑故事作者为什么会问:“你们夫妻的关系怎么样?”……!

家教启示:要想从根本上去除孩子的病症,该吃药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解决孩子的问题,要从夫妻关系的改善进而为孩子创建有温暖的家做起。很多家长都和故事《夫妻关系是孩子问题的根源》中的案例一样,难以接受这样的观念。但无论如何你得承认,故事中的案例属实且比比皆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父母不和往往是孩子出问题的根源所在,自然也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作为家长,要接受这种观念,一是学习一下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权威调查报告;二是“不信你就试试”:夫妻之间多发现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并在孩子面前自然真诚地多说对方的优点和长处,赶快避免清一色地自觉不自觉地相互指责。以勤做家务等的实际行动不断让你的孩子感受到看到,爸爸妈妈间互相接纳、包容、理解、支持的氛围浓厚,民主、平等、和谐、相亲相爱的夫妻关系密切,孩子将被感染而身心愉悦、心态阳光。假如你真的非常用心地坚持这样做了,请相信,用不了多久,奇迹就会悄悄地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