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凡事往好的方面想结果会怎样呢?

(2023-03-19 10:50:13)
标签:

家庭教育

分类: 传统家教故事

凡事往好的方面想结果会怎样呢?

家教故事1:有一位秀才第三次上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

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了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自己跟心爱的表妹脱光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去找算命先生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去吧,你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力气吗?戴斗笠打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衣服躺在了一张床上,都是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就赶紧准备回家了。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就要考试了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解说了一番,店老板听了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中了吗?戴斗笠打伞不是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上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到了吗?秀才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备战考试,居然中了探花。

家教故事2:有位老太太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伞店老板,小女儿嫁给染坊的主管,于是老太太整天忧心忡忡。

每逢晴天,就担心伞卖不出去,每逢雨天,就担心染坊的布晾不干,日子过得很忧郁,久而久之,就愁出了一身的毛病。

后来有位聪明的人来帮助老太太,说道老太太,你真是好福气,下雨天,你大女儿家顾客盈门,大晴天,你小女儿家生意兴隆,哪一天你都有好消息啊;老太太一听觉得有道理,怎么自己就没有往好的方面想呢?

家教故事3:一个女孩丢失了心爱的手表

一个女孩子遗失了心爱的手表,终日闷闷不乐,甚至为此生病了。朋友来探望,知道了原委,然后问她:如果有一天你不小心丢了一万元,你会不会大意再丢2万元呢?女孩说:当然不会那你为什么要在丢了手表之后,还要赔上两个星期的快乐和健康呢?女孩子听了如梦初醒。由此女孩子再也不为这点事而闷闷不乐了。

家教故事4:有些妈妈教育孩子就懂得遇事往好处想

一个孩子发现妈妈给的5元钱不见了,很沮丧,但是这位妈妈说:还好,丢的不是50元。

有一个孩子对妈妈说:今天考砸了,数学才考了70分。可是妈妈回答说,你考了70分已经不错了,比上一次考的65分还多了5分呢,你的进步很大。

还有一个孩子见到妈妈说,今天上体育课,一不小心摔了一脚,膝盖擦破了一层皮。妈妈查看伤情后,心疼地对孩子说,还好,没有摔伤骨头。

家教分析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起伏波折,面对波折人们会有两种选择:一是往好的方面想,把不好或不利的情况通过向积极的方面想,或许局面会有转机;二是往坏处想,无论遇到什么事先想恶果,把自己的心理压力变得很大,让自己很痛苦。两种选择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个人的心态随时随地都可以转化,有时可以转好,有时可以转坏。如果你想好事,心情立刻可以变好,如果你想坏事,心情立刻可以变坏。

故事《凡事往好的方面想结果会怎样呢?》告诉我们,事情就这样简单,同样的赶考,同样的天,同样的生意,同样都是丢东西——同样的事情,人们的心态一变,结果大不相同。

特别是第四个故事,特别切合家庭教育实际,这些妈妈对一些看似不利的事情,却努力地往好处想,把正能量传递给孩子、成就的必然是孩子积极向上的快乐人生。现实中有不少家长恰恰相反,遇到孩子的事情却往往努力地往坏处想,把负能量传递给孩子,这样做往往造就孩子消极、颓废、抑郁的痛苦人生。

人们常说世间事情不如意之十八九,关键是一个人怎么看待这些不如意,用春风桃李花开日的积极思维看,还是用秋雨叶落时的消极思维看,同样的事情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信念的伟大就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召唤我们鼓起勇气,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心态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便最终改变人生。

家教启示:故事《凡事往好的方面想结果会怎样呢?》虽然是一些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的老故事,但她给人们的人生启示确实历久弥新。她当今仍然不断启示我们,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际云卷云舒,凡事多往好处想,就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心理学家的话来说,父母要善于用“积极的解释风格”面对自己、面对孩子、面对人生,积极的解释最后总能预言成真,变成美好的现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