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狮吼”不如“温柔一吁”
(2022-12-13 17:32:25)
标签:
家庭教育 |
分类: 婴幼儿家教故事 |
“河东狮吼”不如“温柔一吁”
家教故事:儿子木木今年才3岁,长得虎头虎脑,煞是可爱。然而,就这么一个“小不点”,每天却在家里“大闹天宫”,罪状也是“花样百出”,今天打碎了杯子,明天划坏了地板,后天又会把大大小小的玩具翻个底朝天。虽然我经常对儿子“河东狮吼”,但收效甚微。
没想到,事情却因我的一次生病而发生了转机。那段时间,我由于胃痛只得卧病在床。那天下午,木木从幼儿园回来,连蹦带跳地窜回家中,一看我这阵势,还真是收敛了不少,乖乖地走到床边,问我还痛吗?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小子还有这份心,我窃喜。可没过5分钟,他的老毛病就控制不住了,他翻箱倒柜地找零食,还把电视开得震天响,病床上的我自然吃不消,可那会儿.连教训这小子的力气都没有。无奈之下,我只好伸出食指做出了“吁”的手势。没料到,音乐戛然而止,房间里立刻安静了下来。更令我想不到的是,整个晚上木木做什么事都蹑手蹑脚的,生怕惊动我似的。
“难道一个不经意的手势竟然有如此强大的震慑力?”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忽地,想起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在教育的过程中,积极而温馨的柔和力量往往胜过千言的叮嘱与万语的指责。一时,心儿豁然开朗,即使胃部还阵阵作痛,但一夜香甜入梦。
一直以来,每天晚上儿子从不主动洗脚,总是在我的“威胁逼迫”之下完成。这天晚上,儿子似乎又在等待我发号施令了,可我话题一转,与木木聊起了坚持洗脚的好处来,比如有助于身体的血液循环,有助于个人卫生的保持,更有助于少年儿童身体的发育成长等等。还没等我回过神,只听见卫生间里传来“哗啦哗啦”的流水声,原来儿子主动去接热水了。呵呵,果然凑效,我再次“旗开得胜”。
一日三餐的饭桌上,木木对青菜很少问津,很多时候都是坚决拒吃。那次。我偏偏做了清一色的四个青菜,儿子一瞧饭桌,便立刻撅起了嘴。还没等他提出抗议,我就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张漫画递给了儿子,那幅画上的话语分外醒目:“我是蔬菜宝宝,是小朋友不可缺少的伙伴,快来与我亲密哟!”稍后,儿子似乎明白了什么,与我对视了一眼,然后径直坐到餐桌前,狼吞虎咽起来,20分钟后,四个盘子均见了底。他不好意思地朝我狡黠一笑。从此。青菜在我家的地位“一路飙升”,倍受欢迎。
如今,一个细微的眼神、一个轻巧的动作、一声亲切的叮咛,往往可以让我们亲子之间的难题迎刃而解。感谢一场小小的病痛,竟然让我找寻到了隐藏在背后的温柔,这份柔和的力量让我找到了育儿的智慧。(故事讲述者
家教分析:为什么“河东狮吼”不如“温柔一吁”呢?教育是伴随着强烈情感的理性行为,是情感与理性的结合。卢梭强调,“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来代替他们的,或强加于他们,那是最愚蠢的做法。”显然“河东狮吼”的显著特征是武断地“强加”,是家长冲动情感冲击理性的行为,没有充分尊重儿童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就是卢梭强调的“最愚蠢的做法”,往往“收效甚微”是必然的。而“温柔一吁”则相反,它通过尊重、宽容儿童的和蔼态度,唤醒儿童自己正确的看法、想法和感情,是家长尊重、宽容儿童的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结合,因为和蔼,所以可亲,“亲其师信其道”,当然能使“亲子之间的难题迎刃而解”。有效的教育法则往往是“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另外,“忽地,想起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在教育的过程中,积极而温馨的柔和力量往往胜过千言的叮嘱与万语的指责。”这句描述也非常值得广大家长注意,它说明故事中的家长是一名善学习、勤思考、会实践的“学习型家长”,家长的家庭教育智慧来自学习。假如你能够和故事作者一样认真学习,你就一定会发现,“‘河东狮吼’不如‘温柔一吁’”的观点,与家教名著《正面管教》的核心主张:“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