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是宠出来的(中)

(2022-06-20 15:28:43)
标签:

家庭教育

分类: 日常家教故事

 

家教分析:作为家长,看到“孩子是宠出来的”“宠”字是“宠坏”了的宠,可不要这样误读。经查,“宠”有多个含义,其中就有“爱”的意思。故事《孩子是宠出来的》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孩子就是爱出来的”。正如《宠爱》诠释的那样:“快乐的事想跟你分享,难过时想给你肩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虽然这句话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但像故事作者那样真正会爱孩子的家长不是很多。首先,作为家长,故事作者具有非同一般的、正确的、强烈的爱孩子的义务感和道德责任感——正如人民日报的观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其次,有超凡脱俗的爱孩子的观念,正如她表述的那样:“给予充分的爱,孩子才会获得自信”;“在这个世界上,女儿只有我一位母亲,而女作家有很多。我爱女儿,爱得不会掩饰,我喜欢坦率地告诉所有人,包括我的女儿”;“从女儿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决定要让女儿和所有人都知道:母爱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纯洁的情感,我是天底下最爱她的人……。”这些爱的闪光语言你会说吗?说这些爱的闪光语言超凡脱俗是无过之有不及。第三,爱孩子的智慧和能力更是非同一般,正如她说的那样:“即使将来她会逆反,会和我的观点不一致,我也不会马上表示反对,与她对立,我会先试着了解她的想法,再改变或引导她。除非她做错了事,一切我都可以迁就她。”她是这说的,的确也是这样做的。比如棒棒学钢琴的事,又比如棒棒参加竞赛的事,棒棒高考报志愿的事,都是棒棒想干妈妈就大力支持,不想干妈妈也义无反顾地顺着她“迁就她”。作者相信,“尊重孩子的决定,给予充分自由的空间,”才是孩子成人成才之道。正是这样优良的家庭环境才使棒棒在竞赛中取得“上海赛区前三名”,虽没能够代表上海去北京参赛,但在高度发达的大上海取得前三名的成绩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正是这样优良的家庭环境才使棒棒在高考中“被美国耶鲁大学录取。”查查美国耶鲁大学的世界排名,你就知道故事的讲述者的家教成果有多么辉煌。再比如棒棒要求买手机和电脑等和家长要求不一致甚至是冲突的事,作者没有武断地粗暴地马上回绝孩子的要求,而是温柔和善地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智唤醒孩子的理性。这是较许多家长特别高明之处。棒棒生活在这样优良的家庭环境中无疑是无比幸运的。很多家长面对和孩子的冲突时,因不能温柔和善、心平气和使冲突加剧而感到头痛不已,甚至造成家庭教育失败酿成悲剧。

棒棒的母亲讲述爱棒棒的故事真棒,棒棒棒,母亲更棒。她把怎样爱孩子“该说的话都说完了”。但这其中闪耀着理性光辉的,最亮的亮点是,应对家长和孩子的冲突时“先试着了解她的想法,再改变或引导她,除非她做错了事,一切我都可以迁就她。我们务必要重视并正确理解作者这句话的含义作者迁就孩子虽然让人一下子很难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是无原则的迁就,她的所谓“迁就”是指对孩子那些有成长价值的言行或孩子言行有成长价值的某些方面的迁就,如果孩子犯了做人方面的原则性错误,提出了有违伦理的不合理要求,相信她绝不会迁就,也一定会机智理性地和善坚定地加以应对只不过不同的是,在应对过程中她会充分发挥自己爱的智慧,力避冲动、信口开河、随心所欲、失去理智。

家教启示作为家长要看到,故事《孩子是宠出来的》的作者之所以能正确的充分的爱孩子,关键是她要有相信孩子欣赏孩子的能力比如棒棒学钢琴,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面对这种情况作者就不像许多家长那样缺乏欣赏能力,她没有轻率地、武断地、甚至错误地给孩子贴上“任性”的标签,而加以干涉、抱怨、打压,而是表现出家长相信孩子具有自主选择的能力的积极认知,认为孩子具有这种自主选择能力是极其难能可贵,所以,以坚定地毫不犹豫的心态尊重孩子的选择。这种相信、欣赏和尊重对孩子充满自信成人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缺乏教育能力的家长往往欣赏不到孩子行为的教育价值和成长价值,并且不知道回应或错误的回应或敷衍孩子,甚至横加干涉,不知道怎样尊重孩子的人格。甚至往往将孩子有成长价值的行为视为大逆不道而加以打压。由于缺乏教育素养,很多家长做到欣赏、尊重孩子的正当诉求、合理行为并不容易。许多家长正因为缺乏这种欣赏能力,孩子的诉求和行为只要自己觉得不顺眼,就进行无端地否定训斥打压,使孩子的自主学习、做事、选择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得不到保护,主动学习的信心、动力、兴趣得不到培养和发展,最终由于家长的原因使孩子达不到应该达到的水平而被埋没。这对孩子来说是人生中最大的不幸!现实中,这种不幸比比皆是!减少这种不幸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会爱孩子,在良好的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一定会充满自信心、安全感、归属感,具有这种健康心理的孩子一定会健康全面充分发展。

爱不一定是迁就孩子的错误,而是理解、了解、接纳、宽容孩子,通过与孩子平等的心平气和的沟通,用尊重孩子的态度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来引导孩子改正错误,而不是信口开河口不择言的训斥,冲动且不讲道理,粗暴武断打压甚至打骂。作为家长,若想提高能力,一个好的选择就是要认真地、深入地、反复地研读该“故事”,直到吃透其精神,弄清其实质,达到读熟能详的程度,然后可采取“拿来主义”直接模仿运用,也可将“马列主义”与自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灵活运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