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怒折烟嘴的启示
(2016-12-31 16:01:13)
标签:
家庭教育育儿防微杜渐 |
分类: 名人家教故事 |
家教故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要求孩子甚严。他的长子小陶红3岁时,有一次,保姆抱着他上街玩,小陶红看见摊子上有一根制作很精美的小烟嘴,便一定要买。这个愿望当然实现了。小陶红兴高采烈地拿在手里玩耍,恰好陶先生回来了,他很生气地夺去烟嘴,折成两段丢进火炉里烧掉了,并说:“才这么大就玩这东西!”小陶红大哭不止,但也懂得了什么东西该玩,什么东西不该玩的道理。
家教分析:故事《怒折烟嘴的启示》在一般人看来,好像平平常常,甚至有点小题大做,但却流传很广,笔者不止一次在教育类报章杂志、书本和网络中看到。这说明,陶行知先生的所作所为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形成了明显的共鸣。大量的案例证明,自古以来,少年儿童抽烟都是学坏的一种征兆,当然,作为教育家的陶先生最明白这个规律,“生活即教育”,小陶红玩烟嘴就容易引起吸烟,事关孩子学好学坏的大问题。因此,“很生气地夺去烟嘴,折成两段丢进火炉里烧掉了”,以防微杜渐,预防孩子学会抽烟,对孩子成长来说,非同小可。
家教启示:一、不该玩的东西不能玩。现在一些家长对孩子吸烟的现象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有的小烟民不仅玩烟嘴,而且把家长的高能打火机都装在口袋里,把过滤嘴香烟分给同学,每人一根,抽得有滋有味。他对孩子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
二、对孩子所做的错事不能迁就。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必须及时地指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孩子错在哪里,家长要明明白白给孩子讲清楚,不能因为孩子哭闹、有人护短就听之任之,并且从早、从小、从第一次开始就高度重视彻底了结,否则,一旦形成习惯,再纠正势必事倍功半。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些家长迁就孩子的小毛病酿成大错的事例是值得借鉴的。
三、孩子的良好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虽然小陶红只有3岁,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陶行知尽管很爱孩子,但他更注重教育孩子“做人”,从小培养孩子的好品质、好习惯,为孩子健康成长、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