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研究》工作室六月份活动记录
(2018-10-22 19:33:29)分类: 研修活动记录与通知 |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研究》工作室活动记录
活动 时间 |
2018年6月 |
活动 地点 |
济水南街 学校 |
活动 议题 |
观课议课、读书交流 |
主持人 |
刘明洁 |
记录人 |
王艳粉 |
参与 人员 |
13人 |
特邀 嘉宾 |
|
||||
活动过程 |
|||||
一、签到
二、同课异构巧整合 导师王艳粉和两位青年教师郎敏、葛春利同课异构五年级下册《刷子李》 三、读书交流 四、评议交流 作课教师自评 王艳粉: 活动收获1.一直感觉自己的课很平实,没有创新,今天经明洁导师的点拨,明白读的指导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则创设情境读,引读,范读,加上动作读等;在读写结合点上可以再降低点难度。2.朗敏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是全文以“一波三折”为线索展开教学,读写结合点也以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为点,使课堂变得顺理成章;3.春利的课设计大胆,敢于创新,值得学习的地方是课堂融入了字理教学,体现老师背后长期努力的学习成效;思维导图式的板书也是新生事物,年轻教师好学肯思创新精神值得我学习,与年轻教师思维碰触也是一种成长。 反思:自己这节课点评学生小练笔时,课堂生成给了我反思:之前我们总是找优秀习作范读点评,其实对存在问题习作的点评更有助于学生习作提高。 郎敏: 活动收获:1.艳粉老师的品词析句部分让我明白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层次一定要清晰,有条理;2.课堂上“学生学”和“教师教”之间的平衡点要找准,不能一味放手让学生学,我们的适时导向是很重要的。教师的思维不能被学生牵着走;3.朗读是品词析句的进一步提升,在注重方法指导的同时,也要注意朗读形式的多样化和系统化。 反思:上完课后最大的感受就是灵感来源于课堂,有些课堂生成是非常有趣和珍贵的,如何能让瞬间的课堂生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老师的机智应变应该是至关重要的。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加油!! 葛春利: 本次活动我与艳粉老师、郎敏老师同课异构《刷子李》,艳粉老师思路清晰。抓住一个"奇"字展开教学,品词析句指导到位,课堂扎实;郎敏老师成长了许多,课堂上从容淡定,始终保持着微笑。指导学生朗读落到实处,读写结合点为曹小三的心理活动,补充课文留白,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反思:刷子李是一位具有绝活的手艺人,我想着本文就围绕一个绝字和一个刷字展开叙述,课文结构清晰,所以我用了鱼骨图,把曹小三看到的和曹小三由看到的学到的放到一起,再加上"绝"和"刷"的汉源,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方便。我的读写结合点是设计一条激励自己的格言,与教参上的不太一致,所以我也不知道自己设计的到底怎么样。本节课我自认为设计的不错,可学生参与的不是很理想,明杰老师给我提了个建议:加入一些活动环节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另外我过于心急了,不等学生思考好,急于往下进行,所以整节课我说的过多了。这点必须得改正。 听课教师收获及反思 翟瑶瑶: 收获:艳粉老师擅长引导学生结合课前导读,先独立思考然后共同交流确定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更为明确,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我颇为受用。同时整个教学环节丝丝入扣十分清晰,并在课文的品析中对学生进行了写作方法的指导。郎敏老师的课堂注重朗读,并且方式多样,读写结合点的设计十分精妙,让学生自我代入曹小三,去写曹小三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春利老师的课每次都能让人耳目一新,从教学思路到板书设计都独具一格,鱼骨图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梳理文本。 反思: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过于单一,应丰富形式,让学生乐读。并且对写作方法的指导不够到位,容易与文本教学割裂开来,练笔的设计不能很好地使学生对学到的写作方法加以运用,应加强朗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并设计合适的读写结合点,真正实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赵三利的收获与反思:
坚持通过多种方式的读,从读中提取关键字词的方法贯穿整个课堂。 读写结合时紧紧抓住课堂所学,学以致用,锻炼学生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人的写作能力。
另辟蹊径,以曹小三的前后转变,设置悬念,展开课堂,吸引学生兴趣。使课堂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板书设计新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升华高度,教导学生:大浪淘沙,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从现在激发学生的危机意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反思: 1、想到自己的课堂,“读”的简单粗略,以后要多向几位老师学习。 2、读写结合点不要拘泥于文本内容,要大胆思考,积极拓展,只要切合了课堂,锻炼了学生,提高了能力,都是好的。 3、切实做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尽量让老师少说,学生多说。 欧晶晶:
收获:三位老师的课堂思路清晰,为我们呈现了非常精彩的三堂课。艳粉老师抓住“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三个重点安排课堂教学,再以这三条线索衍生写法的积累和练习,环环相扣,给人非常明确清晰的教学思路;郎敏老师引导学生对文章写法习得的方法非常好,用图式简洁明了,从结构上入手找出文章情节的一波三折,不仅点出写法,也为学生写法习得运用埋下了伏笔,她能够把握文本,以生为本、落到实处的指导朗读,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春利老师的每堂课都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本课采用鱼骨图的板书模式,帮助学生清晰的掌握课文,理清脉络,同时新颖的课堂读写结合点,落脚于“得”,使学生获得收获与感悟。
崔慧芳: 活动收获:1、艳粉老师的课落实了抓重点词朗读的方法,提醒学生从较长的文本中找到重点句、抓住重点词,通过声音表现情感,通过多种评价语,鼓励学生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不断进步。板书简洁大方,描写手法一目了然,小练笔是运用上描写方法写认识的人的一个特点,学以致用。2、郎敏老师的课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并且很细致用心,比如在读“悠然”一词时,不仅要求学生加上动作,更提醒学生要认真对待,做到投入。范读、引读、齐读,形式多样。小练笔从体会心理入手,让学生随着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中体会到了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同时结合折线图,也让学生从谋篇布局上体会了一波三折。3、春利老师的课板书设计新颖,让人眼前一亮,也让课文内容更加清晰。从思考刷子李为何练绝活入手,谈到适者生存,引出小练笔,让学生设计格言激励自己,从而体会每个人都要有绝活。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活动反思:1、三位老师的课读写结合各有特点,带给我我们不同的体验,提醒我们读写结合点的设置,其实有很大空间,应该多方思考。2、朗读可以让学生带上动作,发挥想象,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的理解文本。 李艳飞: 活动收获:1、艳粉老师的课紧张而有序,一环扣着一环,始终以“从读中提取关键信息”这一思维训练贯穿整个课堂。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提高了师生、生生的合作探究能力。2、读写结合的切入点较好,紧紧抓住教参,学以致用,及时锻炼了学生利用正面、侧面、细节的描写方法的写作能力。3、郎敏老师的课让我切实体会到了语文“读”的魅力:指读,齐读,指导后再读,教师范读,师生承接读,学生合作读,文本之意,从读中显,从读中悟。郎敏老师“读”的方式的多样化着实值得我学习。4、郎敏老师重点讲解了细节描写,这样更有力于学生理解这种写作手法。5、春利的课设计大胆,从一个词“传说”为切入点,展开课堂,环环相扣,不断撞击学生的思维。6、板书设计新颖,而且在教学过程当中穿插语文字理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加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反思:1、反观自己的课堂,“读”的方式简单而且少,今后在课堂上要尝试各种读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丰富、活跃起来。2、语文课堂上给学生拓展的知识少。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都真真:
1.慧芳老师讲完小艇的独特之后,紧接着出示了乌篷船的图片,进行一个小练笔,并让学生抓住某一个特点,发挥自己的想象。看似突然,但细细听下来,反倒是觉得设计的很好,说完直接练,以说促练,练习的及时。建议老师在发挥想象环节,可放在品析比喻句时渗透一点,这样会更好。2.郝老师的课是一个探究与交流的课堂,老师巧妙地设计问题:“假如你是船夫,如何表现你的驾驶技术去拉客人?”然后进行表演,通过三位同学的表演,不仅帮助学生回顾内容,更培养了学生的说话练习。
收获:1.读是理解文本的基础,写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课堂任务完成的标志,写也可以促进读的深入。学生写了之后,回过头来再读文本,应该会有更真切的理解。2.读,应贯穿一堂课,同时也应该有层次性,不同学习阶段的朗读应该有当时要达成的“目的”。朗读应该有方法的指导、多样的形式、针对性强的评价,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用处。3.写,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要结合单元的主题及教学目标。选材可以拓宽至生活中,比如郝老师的做法,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有“感情”在内的事物,这样学生会更“有话说”。教师在讨论环节起引导的作用即可,写作的具体内容不能太局限。
团队教师评议 郝丽敏: 收获:今天听了三位老师的课之后耳目一新,三位老师三种设计风格,首先,王艳粉老师的课堂思路清晰,按照“规矩奇”,“动作奇”,“效果奇”三方面进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的把控比较好,能够有条不紊地快速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课堂清晰不乱;其次,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让学生抓关键句,再找关键词,关键字等,都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第三,王老师还特别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这些都是扎实语文课的呈现。郎敏老师,在指导朗读时方法灵活多样,有师生对读,学生齐读,教师范读,有创设情境读,有带动作读……老师非常好地进入角色之中,正如他们读得“如同升天一般”,师生都陶醉其中了。春利老师更是另辟蹊径,选择了鱼骨式的思维导图进行设计,思路更是清晰,以“刷”、“绝”为主线,以“刷墙前”,“刷墙中”,“刷墙后”为过程,引导学生学中思,思中悟。反思:课堂教师的评价语可以再丰富些,教师的课堂语言再精炼些会更好。 牛科科: 收获:听了三位老师的课,收获颇丰。三位老师都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备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春利老师的思维导图,让人耳目一新,从文章架构入手,让学生很有层次的分析文本,走进作者。郎敏老师的课主要是从课题入手,从一开始就指导学生读好,读准,系节把握的很好。反思: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在讲略读课文的时候改怎么把握尺度,是我们考虑和努力的方向! 刘明洁: 活动收获:本次活动我从三节语文味十足的课堂上,看到了三位老师的成长,无论是老师的语言、教态,还是课堂的设计,都是成熟的、沉稳的,最重要的是,她们的课堂各具特色,自己有自己的教学风格,真诚地为老师们点赞! 具体来说,首先,三位老师的读写结合点各有特色,王艳粉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细节描写后,让学生运用方法写熟悉的一个人物;郎敏老师设计更巧妙,围绕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设计五处情节,让学生写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对文章一波三折的写法,体悟更深;宋春丽老师在引领学生领悟勤学苦练精神后,让学生写一句格言,勉励自己。 其次,三位老师的课堂设计也有各具特色。王艳粉老师课堂层次清晰,特别是品词析句环节,一个部分引出一个方法;郎敏老师指导朗读方法多样:做动作读、创设情景读等;春丽老师采用思维导图,引领学生对文本有了理性的思考。 最后,希望这三位老师能将自己的教学风格保持,并越来越成熟! 活动反思: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我们该如何设计出更多的让学生思维活起来、能力强起来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全部积极参与进来?我们如今的课堂,还是老师讲的多,学生讲的少。 五、读书交流 本次读书交流《于永正经典课例评析 高年级阅读教学卷》。于永正老师高年级阅读教学的20个经典课堂教学实录,涵盖了各种文体。这些课堂实录集中体现了于永正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并分别以教师和专家的视角进行分析,真正体现了于永正老师的不教之教、无形之教的精髓。通过这一束光,照亮语文教育人的专业成长之路,共同探寻儿童语文教育的理想家园。
这本书除了可以跟大师学习怎样教学意外,还可以跟他们学习如何去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在老师们的读书交流与评价中发现一些自己发现不到的于老师课堂的精彩之处。
崔慧芳老师这样说:
这本课堂教学实录更多的是给我们介绍了很多上课时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我们青年教师更快地掌控课堂。在这本书里读出了于永正老师真正是教育专家的点滴,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向他学习的地方。读了这本书于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晶晶老师交流时说:
语言幽默质朴,十分接地气。在课堂中,与学生的关系既是师者又是朋友还是亲人,角色扮演也非常到位。他与学生之间的相处十分和谐,感觉不到学习的疲惫。我仅仅只是作为一个看客都非常喜欢他的课堂,更别说孩子们了。 六、商讨小事 1.完成作业 (1)总结 (2)读写结合点梳理 (3)针对今天的三节课结合自己的课堂,写出收获与反思。
|
|||||
研讨成果 |
|||||
|
|||||
活动思考 |
|||||
为了更好地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训练,我们要求:全部参与教师在下一次的同课异构的活动中把自己的设想,读写结合点是如何安排的,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等都要通过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方便交流研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