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新课标各学段阅读与习作的目标与内容

(2016-10-14 15:14:30)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写结合点梳理

小学语文新课标

各学段阅读与习作的目标与内容

西关学校  薛利花

 小学语文新课标对于阅读的总体目标与内容: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小学语文新课标对于写作的总体目标与内容: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第一学段(12年级)

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二学段(34年级)

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第三学段(56年级)

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课标研读理解:

课标中指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还提出了“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可见,阅读不仅仅是自外而内的吸收过程,更是写作的基础,找准了两者结合的切入点,学生的“读写结合”就不再生硬,读写水平才会逐步提高。

小学语文课本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习作的范例。除了结合每个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或结合习作例文教学写作外,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潜力,寻找读写结合的生成点,设计各种形式的片段练习,进行读写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很好地落实“读写结合”的训练。读和写是个互补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的吸收,才有理解的表达。一篇课文中,有重点的读,边读边理解,其效果远远胜于全文漫无目的地翻来覆去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