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两种雀莺,它们是凤头雀莺和花彩雀莺,均分布于中国的西部高原。花彩雀莺可能在中国临近的尼迫尔,不丹,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也有,而凤头雀莺是中国的特色鸟种。
凤头雀莺和花彩雀莺,生活在偏僻寒冷的高原,却长得小巧玲珑,非常漂亮,像江南的“小家碧玉”。丝丝羽毛石青蓝,朱砂红,银灰白,如苏绣一般,精细柔和透明,艳丽而又高雅,美得与众不同。至今我没有忘记,第一次见到凤头雀莺那一瞬间,那种猛然惊呆和激动不已。
凤头雀莺和花彩雀莺是雀形目里的颜值高峰,却没有戴菊那么命好,他俩没有独立成科。原先他俩属于莺科下面的一个属,在2017版《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里,他俩被分配进了长尾山雀科。我纳闷,凤头雀莺和花彩雀莺与长尾山雀是近亲?我甚至怀疑,研究人员是否做过凤头雀莺和花彩雀莺的基因测序。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有关这两种雀莺的深度研究文章。而国外的鸟类专家研究戴菊,完全出于热爱,它们可以不顾严寒,长年累月追寻观察,孜孜不倦。
我觉得,凤头雀莺和花彩雀莺受欺负了,他俩好像是被随意扔进了长尾山雀科,如果扔进山雀科,柳莺科,树莺科是不是也可以。既然山雀和长尾山雀可以分家,为何出类拔萃的凤头雀莺和花彩雀莺不能给予“科”级待遇呢。
拍摄凤头雀莺和花彩雀莺比拍摄戴菊更困难。他俩与戴菊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和习性。它们都有一个尖细的小嘴,用来捕捉隐藏在树皮内的昆虫幼虫,都必须在白天不停的吃吃吃,以补充足够的能量。它们的羽毛都要比其他同样大小的鸟更浓密,这样可以降低热量的流失。不同的是,凤头雀莺和花彩雀莺是垂直迁徙,戴菊是南北迁徙,凤头雀莺和花彩雀莺仅适应于高原的环境,分布密度低,戴菊则平原和高原均有分布。重点是,二者外貌相差巨大。我观察到,在高原,当凤头雀莺和戴菊同时出现在森林中的时候,戴菊总是躲得远远的,偷偷摸摸不敢露面,有对比就有伤害,戴菊怕自尊心受到打击。
凤头雀莺和花彩雀莺是雪域高原上飞舞的格桑花,它俩为何如此美丽,是迷中之谜,仅凭进化论,好像解释不了。
我曾经有一个梦想,打算每年去拍摄一次凤头雀莺,试了几次,因为有高山反应,害怕了,只好作罢。现在想想,那就是一场白日做梦。
凤头雀莺,体长10厘米,仅分布于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四川西北部,罕见。2013年11月25日拍摄于四川甘孜甲根坝。
2012年5月9日拍摄于甘肃莲花山,首次见到凤头雀莺,被惊艳了。
2016年5月9日拍摄于甘肃莲花山,这是我第三次上莲花山,凤头雀莺太难拍了,从此彻底放弃。
花彩雀莺,体长10厘米,分布于西藏,新疆南部,四川西部,不常见。2013年11月24日拍摄于四川甘孜甲根坝。
加载中,请稍候......